- 時間:2025-03-17
- 來源:甘肅日報
凝心聚力促發展,踔厲奮發向未來。連日來,我省各部門各單位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大家紛紛表示,要堅持干字當頭,擔當作為、奮勇爭先,奮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干字當頭 擔當作為
省委直屬機關工委3月13日召開工委委員會(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的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按照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部署要求,研究工委貫徹落實措施。會議強調,要站位全局抓好貫徹落實,進一步細化實化今年機關黨建工作的具體舉措,主動融入和服務全省發展大局,確保圓滿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要更加自覺地擔負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以深化“三抓三促”行動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為抓手,進一步提振機關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信心決心,干字當頭、擔當作為,推動機關黨建工作提質增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近日,省政府研究室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的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強調要統籌抓好傳達學習、交流研討、政策研究等各項工作,做到學習領會更深刻、掌握精神更全面、貫徹落實更堅決。要立足研究室職能定位,圍繞全國兩會提出的新政策新機遇新要求,聚焦“國之大者”、緊扣“省之要者”、把準“民之盼者”,堅決扛牢調查研究、文稿起草、決策咨詢等主責主業,及時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好建議、好思路、好點子,不斷提高以文輔政質效和資政輔治水平,促進全國兩會精神落細落地,有力有效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大局,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甘肅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
高質量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省婦聯3月14日召開會議,傳達學習全國兩會精神。會議要求,各級婦聯組織要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堅持干字當頭、強化使命擔當,立足自身職能、細化落實舉措,高質量完成今年各項工作任務。要緊緊圍繞全省中心工作,聚焦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引領,縱深推進隴原巾幗“五聚”工程,持續辦好服務婦女兒童民生實事,更高標準履行引領服務聯系職能,推動各項工作務求實效、力求高效、創先爭優、整體提升。要以更嚴要求抓好自身建設,不斷增強做好黨的婦女工作的能力本領,引導各級婦聯干部和執委強本領、轉作風、重實干、勇擔當,團結動員廣大婦女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甘肅篇章貢獻巾幗力量。
3月12日,省交通運輸廳召開黨組會,傳達學習全國兩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會議強調,各單位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踐行使命擔當,確保全國兩會精神落地生根、見行見效。要制定細化2025年重點工作清單,逐條逐項、壓茬推進各項工作任務。要錨定交通強省建設目標,加力實施全省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八大工程”,加快推進“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等重點項目建設。要強化統籌推進,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著力構建可持續交通體系,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作出甘肅交通貢獻。
省司法廳黨委日前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的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會議強調,要找準貫徹落實的結合點、發力點、突破點,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全鏈條發力,更好發揮立法對全省改革的引導、規范、推動和保障作用,深入開展行政執法專項監督和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縱深推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加快法治政府建設,扎實推進主動創安主動創穩,著力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新時代司法行政鐵軍,奮力推進全省司法行政工作高質量發展。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甘肅篇章
全省各級殘聯將按照全國兩會的新部署新要求,全力以赴推進年度各項工作。深化殘聯組織改革和作風建設,更加密切聯系殘疾人,開展結對關愛困難重度殘疾人六大助殘行動。同時,提升康復服務質效,推進殘疾人教育就業,強化殘疾人權益保障,加強文化體育建設,推動科技助殘見行見效。持續深化“三抓三促”行動,在全社會營造自強與助殘的濃厚氛圍,匯聚愛心力量加力推動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甘肅篇章貢獻力量。
團省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的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聚焦“國之大者”,扛牢青春使命,以“青春建功‘十四五’”行動為載體,組織青年突擊隊投身生態修復、科技助農一線。緊扣“省之要者”,服務青年成長,圍繞強縣域行動,鞏固拓展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成效,發揮好“青年之家”陣地作用;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和高校畢業生,開展“團團幫就業”專項行動。踐行“責之重者”,鍛造過硬隊伍,持續加強團干部隊伍建設。
金昌市永昌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劉鵬表示,我們將按照全國兩會對著力抓好“三農”工作,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部署,全面聚焦打造“省級鄉村振興樣板縣”目標,充分挖掘永昌沿祁連山“寒旱”特質潛力和“絲路重要驛站”時空優勢,扎實推進糧食安全提能、鞏固銜接提質、特色產業提檔、鄉村建設提標、基層治理提效、內生動力提升“六大行動”,全力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同時,持續發力建設高效節水農業,實現農業節水和糧食增產雙贏;持續發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強優勢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細加工,不斷拓寬“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畜頭肉尾”產業鏈條,有力推動特色農產品向品牌化、高端化轉型發展。(記者牛巧麗 張富貴 金鑫 馬穎 劉健 崔亞明 石丹丹 吳東澤 馬國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