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3-20
- 來源:甘肅日報
“繁雜事務比以前少了。”這是最近白銀市平川區長征街道化工社區黨委書記馬海莉的明顯感覺,“市里統一制定了社區工作事項、證明事項、機制牌子、評比達標等6個清單,區里制定了村級工作事項3個清單,明確了7類禁入事項,我們開展工作有了基本準繩。”
馬海莉感受到的變化,緣于白銀市持續深入開展的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白銀市著力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部門間信息共享核查等做法,“文山會海”明顯減少,督查檢查考核進一步規范,違規借調干部現象得到有效整治,工作群組和政務APP大量壓減,掛牌亂象得到糾治。
形式主義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大敵。我省聚焦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相統一,注重綜合施策、系統治理,專項工作機制強化統籌協調,系統謀劃、一體推進為基層減負各項措施,扎實有效整改形式主義加重基層負擔突出問題,推動整治取得明顯實質進展。
靶向發力,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文山會海、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名目繁多的“一票否決”……干部群眾最希望得到糾治的問題,就是要下氣力整治的靶向。
圍繞精文減會這一重點任務,我省建立省委重點工作、重要會議、重要文件、重大活動“四項清單”,嚴格執行文件會議年度計劃管理,建立配套文件核準制度,強化對視頻會議的統籌規范,繼續按季度對各地各部門發文開會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對文件會議明細臺賬進行抽查比對,對出現超發超開苗頭及時預警提醒,從源頭壓減非必要會議數量。
2024年,省委省政府及省委省政府工作部門制發統計口徑內文件、召開統計口徑內會議,與2023年同期相比分別減少2.9%和3.3%。市縣兩級文件會議也明顯精簡。
在統籌規范督查檢查考核方面,省委督查室提級審核市州督檢考計劃,嚴控面向鄉鎮(街道)、村(社區)的實施頻次。會同省委組織部對省直部門提出的69項考核事項逐一明確保留、合并或取消意見,省級層面建立“1+10”考核體系,二級考核指標精簡76%。同時,明確提出省級層面不再直接考核縣(區),指導市(州)科學規范做好市縣鄉精簡優化基層考核工作,市以下層面所有考核整合為1個綜合考核,市縣兩級考核指標分別壓減90.8%、82.4%。
省政府督查室嚴格審核省政府部門申請列入年度計劃的督檢考事項,2024年省政府系統督查檢查考核計劃事項僅20項,減少28.5%,對列入計劃事項實行動態跟蹤掌握,嚴格要求落實開始前有方案、結束后有報告的備案機制,對不按計劃開展、不按要求報備、隨意增加督檢考內容的情況及時糾偏。對部門計劃外確需開展的督查檢查考核事項,嚴格履行一事一報程序,從源頭嚴控總量。
平涼市持續加強督查檢查考核事項統籌優化,對性質相似、時間相近、地點相同的合并進行,對涉及多個部門的由一個部門牽頭、多個部門聯合進行,最大限度把面向基層的督查檢查考核總量壓下來、頻次統籌好,制定印發《2024年全市督查檢查考核計劃》,市級層面督檢考事項由上年的45項壓減至36項,較上年壓減20%;縣(市、區)層面督檢考事項平均控制在26項以內,較上年壓減19.6%。
“新上線使用的隴西縣縣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評價系統操作簡單便捷,不僅減輕了我們基層的工作壓力,還提高了考核效率。”近日,定西市隴西縣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向平說。
向科技要答案、向數據要效率是隴西縣探索信息化考核賦能基層減負的重要舉措之一。經過反復調查評估、優化完善,隴西縣委組織部負責開發的縣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評價系統正式上線運行,打開微信、瀏覽器等軟件“掃一掃”,便可實現全程線上無記名考核測評,大幅壓縮了工作成本。“據統計,考核評價系統投入使用以來,僅各類辦公耗材支出費用一項,全縣131個被考核單位節約考核成本環比下降80%以上。”隴西縣委組織部干部股工作人員介紹。
許多鄉鎮干部談到,現在的督查檢查來得少了,大多也不需要提供書面材料,特別是節假日期間督查檢查基本沒有了,大家有時間把更多工作做到田間地頭。
深化整治,激勵干部擔當作為
在張掖市臨澤縣新華鎮宣威村黨群服務中心辦事大廳的展示牌上,村便民服務站代辦事項清單和不應由村委會出具證明事項清單一目了然,群眾辦事更便捷;在黨群服務中心外墻上,掛了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等標牌,格式規范。
“以前這里掛了10塊牌子,現在經過清理規范,村干部的工作事務更清晰了,干勁也更足了。”宣威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吉鋒說,村里實施了道路硬化、路燈架設、水渠維修等項目,受到村民的歡迎和支持。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減輕基層負擔,就是要把基層干部的手腳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把更多時間和精力用在抓落實、謀發展上。
為破解“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我省深化專項整治,分3批公布33項不應由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事項清單。鞏固基層組織“濫掛牌”治理成果,累計清理不符合要求的標牌8.3萬余塊;選擇36個鄉鎮(街道)先行推動,分批分期開展鄉鎮(街道)履職清單編制工作。基層干部普遍反映,專項整治開展以來,要開的證明少了,開會的頻率也低了,大家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形式主義從“辦公桌”走向“指尖”,變味的“工作群”“政務APP”曾讓基層干部疲于回復。
針對這一現象,我省建立由省委網信辦、省政府辦公廳雙牽頭的工作機制,推進“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全省整治工作。制定印發整治工作方案,聚焦強制下載推廣、打卡簽到、積分排名、統計時長、過度留痕、多頭填報等“指尖”問題,明確相關部門工作職責和重點工作任務,指導全省各地各部門對照落實。
省委網信辦全面摸排全省各地各部門政務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政務公眾賬號和工作群組底數,累計清理整治政務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199個、政務公眾賬號1949個、工作群組33862個。加強對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主管主辦單位的工作指導,實現優化便捷好用。同時,赴單位對口幫扶點隴南市文縣中廟鎮,現場調研基層政務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政務公眾賬號、工作群組使用現狀,聽取基層干部關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工作相關意見建議,了解全省防治整治工作成效。
省紀委監委會同省政府辦公廳督查組,對政府系統政務APP清理整治情況開展實地督查,督促省委網信辦、省政府辦公廳發揮牽頭作用,推動各地各部門對各類政務APP、公眾號、工作群以及小程序等管理使用情況進行自查,深入糾治政務APP重復“建”、推廣“多”、分布“散”、過程“繁”、運行“僵”、建設“亂”等問題。
“以前很多工作既要在APP上錄入信息、在工作群里匯報情況,還要線下填臺賬,費時又費力。現在清理了功能重合的APP,整合了工作群,減少了考核留痕,我們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入戶走訪、了解群眾需求、解決實際困難上。”提及“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整治成效,酒泉市金塔縣古城鄉古城村一位村干部感觸頗深。
減下的是負擔,增加的是擔當。
2024年9月,武威市民勤縣居民李先生購買了一處房產,急需辦理不動產權證書。房產售樓部與民勤縣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積極溝通協調,通過“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平臺,僅用半個小時就幫他辦好了這項業務。
民勤縣精準把握群眾所需所求及熱點難點問題,縣紀委監委針對部分房產手續辦理中因開發商辦理不及時、手續不齊全導致群眾落戶、子女入學、交易過戶難等問題,督促縣自然資源局在全縣7家銀行、6家房地產開發企業開設房產手續辦理端口,并在全縣范圍內布局便民服務點,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一站式”綜合服務,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事。
多措并舉,推動重點任務落實
“建立完善事前申報和清單管理機制,嚴格控制政府系統舉辦的節慶、論壇、展會等活動數量、規模和規格,突出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等功能,避免舉辦低效、無效的節會論壇……”2024年3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通知,明確規范節會論壇。
去年以來,我省跟進推動清理優化黨政機關舉辦節慶論壇展會活動,省部級以下節慶壓減至9項、壓減比例84.7%,論壇壓減至22項、壓減比例78.2%,黨政機關全部退出舉辦展會,真正把“過緊日子”的要求落到實處。
同時,全面評估省級工作部門創建示范活動,擬撤銷創建范圍窄、影響力小、與中心工作結合不緊密的62項;市縣創建示范項目全部撤銷。科學壓減評比表彰項目,擬保留39項,每年開展10項,并對活動周期、表彰名額予以明確;市縣兩級按照每年2個和1個安排評比表彰項目,切實減輕基層單位的壓力和負擔。
填表時為調整學生出生日期格式,花費大量時間;要求家長反復答題,完成任務的截圖占滿老師手機內存……過去,一些與教學無關的社會事務一度頻繁進入我省中小學校園,加重教師負擔,影響教學秩序。
為還校園以清靜,省教育廳將規范社會事務進校園作為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學校減負的重要內容,通過實施白名單管理、制定規范管理清單等方式,將33項進校園活動壓縮成4項,對社會事務進校園的具體方案進行審核,嚴控省、市、縣三級社會事務進校園總量和時長,減輕了中小學教師非教學負擔。
農家書屋,建好更要用好。針對農家書屋管理運行中存在的布局不合理、管理機制不健全、開放時間不足、實際使用率不高等問題,我省靶向發力、多措并舉,或提升改造,或補充延伸,或更新上線,并創新方式方法,讓圖書流動起來,讓農家書屋真正“活起來”。
張掖市高臺縣將“流動圖書箱”放在學校等人員密集的地方,定期輪換,方便大家借閱;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大河鄉“馬背書屋”采用馬背運輸的傳統方式,將黨建、養殖、文學等各類圖書送到牧民群眾手中;天水市秦州區廣泛開展送書入戶活動,群眾“點單”訂書、鎮村干部“接單”送書,在讓農家書屋圖書用起來、活起來的同時,還有效增進了干群關系。(記者馬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