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5-07
- 來源:甘肅日報
4月24日,省法院民三庭聯合蘭州市兩級法院、省農科院開展以“法筑農基 科啟農智”為主題的技術調查官聘任、支部聯建、走訪調研系列活動,并召開種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交流座談會;
同日,張掖市法院法官走進河西學院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專題講座,講解知識產權糾紛案件的審判思路和裁判要點,就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之間的熱點、難點問題與師生進行交流探討;
日前,白銀市兩級法院開展“創新創造改變生活 知識產權競爭未來”主題普法宣傳活動,近距離普法、面對面答疑;
…………
近年來,甘肅法院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司法審判職能,依法公正高效地審理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有效回應全社會保護創新需求,以更高水平的知識產權審判服務保障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024年,全省法院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2619件,審結2503件,結案率95.58%。
強化司法保護,營造激勵創新法治環境
司法保護是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省是全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法院受理的知識產權案件包括植物新品種侵權糾紛、植物新品種申請權糾紛及種植回收合同糾紛等多種類型。
近年來,全省法院不斷健全植物新品種司法保護規則,積極探索符合當地種業特色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模式,努力打造國際化、高水平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新高地。蘭州知識產權法庭審理的“賽雷特”蘋果植物新品種侵權糾紛案,落實全面賠償原則,確立以收獲材料的銷售利潤,作為侵權獲利的參考標準。這一案件入選最高人民法院今年發布的第五批人民法院種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全省法院貫徹嚴格保護理念,保障商標品牌發展戰略實施,積極推進品牌強省建設。在敦煌市某絲路文旅公司與義烏市某眼鏡公司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糾紛案中,通過對涉案標識與“敦煌國潮”注冊商標進行整體和要部比對,依法認定當事人并未構成混淆和侵權,明確闡釋了商標侵權認定的規則,既維護了相關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也對保護“敦煌文化”及衍生知識產權健康發展貢獻了法院智慧。
同時,全省法院不斷加強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的著作權保護,統籌兼顧創作者權利保護和人民文化權益保障,發揮著作權審判對文化建設的規范、引導、促進和保障作用。對侵害著作權的盜版問題,堅持全鏈條“快準狠”打擊,既要讓侵權者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要承擔刑事責任,有力震懾盜版侵權行為。此外,依法懲處違背誠信和商業道德、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混淆行為、虛假宣傳、侵犯商業秘密等不正當競爭行為,有力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
優化審判機制,提升司法保護效能
近年來,甘肅法院堅持以改革思維破解難題、以創新方式保護創新,積極推動智能辦案,持續推進裁判尺度統一,切實提升知識產權審判質效。
全面落實案件繁簡分流,設立速裁合議庭集中審理程序性案件和商業維權案件。組建專業團隊精審疑難復雜案件,實現快慢分道。同時,全面加強案件審判質效管理,嚴防法律文書“帶錯出門”,確保質在效前。蘭州市城關區法院對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商標權等類型化、批量維權案件,實行“首案標審,余案參審”模式,在確保案件和文書質量的前提下,對簡易程序案件采用表格式判決書,實現簡案快審。
針對文書送達難、當事人參加庭審遠的問題,法院通過電子送達、在線開庭、在線調解等方式減輕當事人往返奔波法院的訴累。對不便移送的證物,利用高清視頻遠程傳輸技術進行遠程實時展示,提高審判效率。同時積極推行卷宗電子化移送,解決傳統紙質卷宗移送程序多、耗時長的問題,縮短案件辦理時間。
此外,全面落實案件操作規程,通過召開知識產權案件審判質效分析反饋會、案件會商會等方式,統一全省法院知識產權案件裁判標準,實現案件“同案同判”。上級法院對新類型、疑難復雜或具有法律適用指導意義的案件加強溝通協調,準確適用提級管轄,統一法律適用標準。舉辦全省法院知識產權審判業務培訓班,邀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業務專家、知識產權學者深入講授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政策、裁判規則和專業知識,促進知識產權審判理念及裁判思路統一。
凝聚保護合力,增強協同保護實效
去年以來,甘肅法院秉持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理念,積極參與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工程建設,主動加強與行政主管部門、科研院校等相關單位的信息溝通和工作協調,融入大保護格局,凝聚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合力。
——完善協同保護機制。甘肅法院積極與市場監管部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加強溝通,不斷健全知識產權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協同機制。省法院推動落實與省市場監管局、省司法廳共同出臺的關于加強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工作的實施意見,深化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的有效銜接。蘭州知產法庭全面落實《種業知識產權保護銜接聯動工作機制框架協議》,針對植物新品種侵權案件中當事人提出的證據保全申請,聯合農業行政執法部門進行證據保全,提高鑒定取樣的科學性、權威性。
——構建長效溝通機制。深入了解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創新主體的司法需求,促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與品牌成長、成果轉化、理論教學深度融合。選派法官到省農科院講授植物新品種司法保護的相關問題,積極為育種創新提供司法服務。積極探索與省內高校的合作機制,提供司法實踐資源助力高校人才培養,組織高校法學院師生旁聽知識產權案件庭審,以庭審觀摩促進教學相長。積極接收知識產權專業學生進法院實習,促進法學理論與審判實踐相結合,增強在校學生對法律職業的認同感,共育高素質法治人才。
——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支持通過行政裁決和仲裁、調解等化解糾紛,實質性促進定分止爭。在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設立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工作站,調解成功并進行司法確認100多件,積累了知識產權案件多元解紛的有益經驗。
“今后,全省法院將堅持嚴格公正司法,做實定分止爭,不斷深化內部挖潛,持續提升審判質效,更好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以高質量知識產權審判為中國式現代化甘肅實踐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省法院有關負責人表示。(記者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