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8-04
- 來源:甘肅日報
蘭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阿干鎮派出所民輔警深入石佛溝景區,開展防火、反詐宣講及游客服務。(通訊員楊釗)
居民在蘭州新區綜治中心咨詢辦理業務。(記者馮樂凱)
阿克塞縣公安交警深入運輸企業排查隱患,強化安全監管,筑牢交通安全防線。(通訊員馬璐)
古浪縣公安局民輔警深入古豐油菜花基地開展旅游警務工作。(通訊員馮興鵬)
蘭州市公安局民警走進秦安路小學開展安全宣傳進校園活動。(通訊員張軍揚)
7月26日,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在蘭州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甘肅省委關于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主動創安主動創穩、建設更高水平平安甘肅的決定》,對我省縱深推進主動創安主動創穩,建設更高水平平安甘肅作出新部署,動員全省上下躬身實干、奮勇爭先,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甘肅篇章。
今年以來,甘肅全省上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總體國家安全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主動創安主動創穩目標任務,認真落實維護社會穩定責任制,著力守牢底線、夯實基礎、推進法治、服務大局,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扛牢政治責任,齊抓共管強化推動落實
平安是人民群眾最樸素的愿望,穩定是高質量發展最基本的前提。
省委、省政府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總體國家安全觀,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安全穩定工作的決策部署,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將主動創安主動創穩作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重要抓手,聚焦動態創安創穩、常態創安創穩、法治化創安創穩、剛柔并濟創安創穩、群防群治創安創穩,持續推進理念轉變、思路創新、機制變革、責任重構,全領域、全周期、全要素做好各項工作。2023年以來,連續3年召開主動創穩推進會,建立健全高效的工作機制和完備的制度體系,持續推動主動創安主動創穩任務、責任、措施有效落實,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甘肅篇章提供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
全省各級各方面牢固樹立“越是穩增長,越要抓安全”的意識,切實扛牢“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把主動創安主動創穩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加強組織領導,細化完善黨委主責、政府主抓、政法主戰、部門主建、基層主防的責任體系,從機制建設、力量配備、設施完善、經費保障、紀律作風、責任考核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常態化開展工作,推動主動創穩走深走實。
省委政法委認真履行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督辦落實職責,健全落實“四個清單”“四個臺賬”“四項機制”,定期召開調度會,制發提示、警示、督辦函,有效傳導責任壓力。
省住建廳立足“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加強內澇防治,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聚焦燃氣安全領域,全面完成2718公里燃氣老舊管道更新改造和879公里“帶病運行”燃氣管道專項治理。
安全生產離不開風險防范。省應急管理系統縱深推進專項整治,深化礦山、工貿等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印發多個安全生產方案指南,不斷規范礦山、工貿等重點領域的執法行為,實現省市縣應急管理部門與生產建設煤礦音視頻互聯互通,持續推動礦山、工貿等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向智能化發展,切實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全省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蘭州市堅持“平安靠平時、目標靠措施、共享靠共建”的工作思路,推動主動創穩從一地一域一業平安向全市全域全業平安轉變,縱深推進黨建引領“田字形”基層治理體系建設,推動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行業組織等組織聯建、工作聯動、要事聯商、效果聯評,切實筑牢維護穩定基層防線。
深化基層治理,多元共治筑牢平安根基
網格員一天“接單”、社區兩天“組團”、綜治中心兩天“會診”、鄉鎮兩天“拍板”,讓糾紛在七日內閉環……
在張掖市,“四級七天”調解法將基層治理的“千條線”擰成責任閉環的“一股繩”,不僅讓群眾的煩心事在七天之內“翻篇”,也讓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大道理”,變成了老百姓看得見的“實場景”,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我省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最大限度把各類矛盾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近年來,全省各級黨委政法委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切實擔負起工作統籌、政策指導的責任,著力推動綜治中心職能規范化、運行實體化、定位明晰化,全面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戰化運行。2024年4月,蘭州新區4800多平方米的綜治中心投入運行,全省實現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戰化運行百分之百全覆蓋。
以陣地建設為基礎,以功能定位為導向,各縣市區綜治中心通過政法單位、調解組織、信訪部門常態入駐,社會治理關聯度高的單位部門動態輪駐,相關訴求涉及單位隨叫隨駐等方式,著力打造集“信訪接待、多元調解、法律服務、心理疏導、速裁快審、司法確認、交辦督辦”于一體的一站式服務窗口,多位一體搭建起直面群眾、解決訴求的“服務部”。
“有事,大家坐在一起好好說。”隴南市堅持服務保障群眾、暢通訴求表達、排查化解矛盾“三條線”協同發力,常態化實效化品牌化推進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形成了金融糾紛調解室、熱心大姐調解室、“婦聯+綜治”等矛盾糾紛調解品牌,有力推動多元共治,提高了為民服務質效。
現在,這一工作法已從當初的主要用于化解矛盾糾紛,發展成推動鄉村治理的綜合性平臺,展現出鄉村社會更和諧、鄉風民風更文明、基層組織更有力、干群關系更融洽的新氣象。
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戰化運行,必須要有充沛的力量保障。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共為省、市、縣、鄉四級綜治中心配備干部近5000人,推動各有關部門、社會組織常駐工作力量和調解員8600余人,輪駐隨駐工作力量達1萬余人,構建起上下貫通、縱向到底、層級明晰、運行規范的組織體系,激活了綜治中心人才隊伍“一池春水”。
今年以來,金昌市永昌縣焦家莊鎮全面推行“有事找書記,有事找警察”工作機制,通過將12名民(輔)警納入村“兩委”班子,實現“書記牽頭、民警護航”的服務體系,駐村民警不僅參與村級事務決策,還專職負責治安防控、矛盾調解、法治宣傳等工作,成為群眾身邊“穿警服的村干部”。全鎮統一印制的便民聯系卡,清晰標注村“兩委”成員及民警聯系方式,并覆蓋1800余戶常住居民,確保群眾訴求“事事有人問、時時有人管”。
從田間地頭到農家院落,焦家莊鎮正以“書記帶頭干、民警跟著辦”的務實作風,將“有事找書記,有事找警察”打造成群眾的“辦事指南”。焦家莊鎮將持續用足用好用活這一工作機制,進一步壓實基層治理主體責任,暢通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推進各類矛盾風險及時發現預警、有效化解處置,筑牢主動創穩基層底板,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網格化服務管理是綜治中心實戰化運行的重要支撐。目前,全省配備專職網格員3.5萬名、鄉村創穩網格員1.47萬名,推動網格員常態化入戶走訪、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收集社情民意、服務保障群眾,實現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網”。
“積壓幾年的‘老疙瘩’終于解開了,這下能安心過日子了!”7月2日,慶陽市寧縣九峴鄉馬洼村網格員李紅娟化解了一場地界糾紛,涉事的兩名農戶由衷地說。
馬洼村馬洼組的兩名農戶,因祖宅旁一塊新開荒地的邊界劃分問題發生爭執。了解情況后,李紅娟前往現場先將情緒激動的兩人隔開,隨后查閱土地確權檔案,帶著卷尺與圖紙,依據調查結果和原始憑證一寸寸拉直邊界線,并引導雙方換位思考,促成雙方互諒互讓達成了解決方案。
服務保障群眾、暢通訴求表達、排查化解矛盾……全省綜治中心在規范化建設實戰化運行中不斷健全完善制度機制,搭建群眾報事說事和矛盾問題解決的直達直辦載體,推出蘭州“小蘭幫辦”、白銀“碼上反映·馬上辦理”、隴南“民事直說1234”等一批線上線下辦事平臺,保障群眾訴求表達“不打烊”,做到直訴直辦、即訴即辦、限時辦理。
推進法治建設,以主動創穩護航高質量發展
法治是主動創穩的基石,是長治久安的保障。
我省持續深化依法治省實踐,始終在法治軌道上推進主動創穩。
公安執法規范化是法治建設的關鍵戰場。近年來,我省緊緊圍繞公安工作現代化中心任務,錨定“爭創西部一流”目標,以構建“專業+機制+大數據”現代警務模式為牽引,持續在完善體系、補齊短板、提升能力、示范帶動上下功夫,不斷提升公安執法質量、效率和公信力。通過點面結合、系統抓建,全面構建與現代警務模式相適應的法治保障體系,推進執法工作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奮力開創新時代公安執法規范化建設新局面。
全省各地各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朝著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建設目標久久為功、接續發力。
法院不僅是糾紛的裁判者,也是法治政府的共建者。為服務法治政府建設,助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省法院持續深化府院聯動、共商共治,召開甘肅省府院聯席會議,就具體問題明確提出會商解決意見,與省檢察院、省司法廳、省人社廳等部門建立交流會商機制,就相關議題進行會商解決。
隊伍能力決定了法治建設的高度。我省將開展學習教育同“三抓三促”行動和“鑄忠誠警魂”活動結合起來,強化制度執行,完善配套機制,確保紀律要求落地生根,為推進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政法干部履職擔當,既要做到政治強,又要做到業務精。6月30日至7月1日,全省政法領導干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全面履職勇于擔當推進主動創穩全面提升專題研討班在省委黨校(甘肅行政學院)舉行。黨課輔導、自學討論、集體交流……省、市、縣三級政法領導干部同堂培訓、共同研討。全體學員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高昂的精神狀態,在思想碰撞中升華認識,在學思踐悟中增長本領,凝聚起推進主動創穩全面提升的強大動能。
全省綜治中心干部和專職網格員暨鄉鎮(街道)主動創穩指南視頻培訓班、全省信訪工作法治化暨綜治中心實戰化現場推進會、政法大講堂……通過健全教、學、練、戰一體化教育培訓機制,鍛造新時代政法鐵軍,為主動創穩蓄勢賦能。
同時,我省擰緊責任鏈條、壓實主體責任,開展“述學、述評、述督”相結合述法新模式,健全完善法治建設與省管領導班子同步考核機制,將法治建設考核結果作為年度績效考核重要依據,樹立“抓法治就是抓發展”的鮮明導向。
我省政法機關積極發揮自身職能優勢,融入和服務全省發展大局,以主動創穩之功助推高質量發展之效。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我省檢察機關統籌推進嚴厲打擊犯罪、強化法律監督、準確把握界限、依法綜合履職等任務措施,堅持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涉企案件,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加強涉企案件刑事檢察監督,依法懲治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加強涉企案件民事檢察監督、涉企案件行政檢察監督、涉企公益訴訟監督,為各類經營主體健康發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近年來,甘肅旅游持續火熱。在臨洮縣洮河如意灣景區,臨洮縣太石派出所緊貼景區實際,設立“旅游警務室”,配備安保巡邏車和必需的警用裝備,實施旅游警務“警隨景動”模式,全力打造和諧平安景區。
為保障游客旅游出行游玩更順心、更放心,省公安廳以“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為牽引,抓住“全域旅游”發展和現代警務建設有利契機,秉持“民警就是導游,隊伍就是路標,執法就是守護”的理念,著力打造“四個三”隴原旅游警務創新品牌,以“警力跟著客流走、服務圍著需求轉”,全力打造“警在景中、警隨景動、警景相融”的隴原旅游警務新模式,以構筑全域平安防線彰顯公安擔當。
我省文旅的繁榮發展,同時建立在生態安全的基石上,綠水青山不僅是旅游的支撐,更是長久發展的保障。
全省法院始終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的工作原則,堅決扛起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的政治責任、法治責任、審判責任。與省財政廳聯合制發文件規范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資金繳納,推動實現賠償資金的有效歸集和作用發揮,填補制度空白;與省林草局、省科技廳、中國科學院等溝通協調,推動涉林案件在生態修復中引入林業碳匯賠償機制;與10個省級法院建立協作機制,全面提升大熊貓國家公園及秦嶺生態協同保護水平。
經過多年建設,“靜水深流、防患未然”的創穩理念已深植于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主動創穩已經成為我省高水平安全與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的堅實保障,為中國式現代化甘肅實踐創造了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
責任在肩,使命如磐。全省干部群眾紛紛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精神,擔當實干、銳意進取,加力深化主動創安主動創穩,建設更高水平平安甘肅,努力實現高水平安全與高質量發展良性互動,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甘肅篇章。(記者吳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