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9-09
- 來源:定西日報
新定西·定西日報記者?張莉芳
“十四五”期間,定西緊盯共同富裕目標,協同推進農村和城鎮居民收入增長,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2020年的18812元增加到2024年的29744元,增長1.6倍。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20元,較“十三五”末增加7108元,年均增長5.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15元,較“十三五”末增加3272元,年均增長8.2%。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明顯縮小,區域協同發展迸發新活力。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并提出“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建成全面小康、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后,定西財政“家底”也更加厚實,2024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32.99億元,支出324.7億元,較“十三五”末分別增加7.32億元、35.95億元,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筑牢根基。
數字背后,是人民可感可及的生活變化。定西堅持把就業作為民生之本,“十四五”以來累計幫助2.8萬余名失業和就業困難人員重新上崗,年均勞務輸轉超過62.5萬人,創收175億元。社會保障網越織越密,農村低保年人均補助水平提高至5580元,城鄉低保標準年均增速保持在11.9%。
更令人欣喜的是居民收入的穩定增長。2024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4720元,農村居民收入12115元,年均增速分別為5.9%和8.2%,農村增速持續快于城鎮。城鄉居民收入比從“十三五”末的3.13降至2.87,縮小0.26,城鄉差距、區域差距正逐步收窄。
東西協作在這一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定西成功引進山東及青島企業153家,落地天成藥業、海爾日日順、琛藍生物等一批重點項目,建成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綜合示范園和“青定智慧谷”,打造出協作共贏的“青定樣板”。五年來,定西累計爭取青島及中央單位幫扶資金21.68億元,區域合作正從“輸血”走向“造血”,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定西將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繼續在促進就業增收、優化公共服務、深化區域協作等方面探索實踐,扎實推進共同富裕不斷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