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9-09
- 來源:隴東報
農業機械穿梭在金黃色的麥田里收割麥子。?(資料圖)
“五一”假期,北石窟驛景區游人如織。?(資料圖)
慶陽融媒記者 白勇濤
項目建設“增”的動能持續厚植,高質量發展活力充分激發;產業發展“轉”的步伐持續加快,向“新”而行的發展動能不斷增強;營商環境“優”的氛圍持續濃厚,儲勢高質量發展的勢頭更加強勁……
今年以來,鎮原縣緊扣“3654”總體思路和年度目標任務,鉚足干勁抓發展、興產業、建項目,凝心聚力惠民生、保安全、促落實,經濟社會實現穩中有進、量質提升的良好態勢。上半年,全縣主要經濟指標穩步增長,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2.44億元、增速5%,規上工業增加值16.3億元、增長2.6%,固定資產投資16.42億元、增長1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62億元、增長3%,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9%、7.2%。
這份飽含發展質效的“答卷”背后,是項目建設強勢拉動的聲響,是產業發展轉型升級的鏗鏘步伐,是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的具象體現,更是鎮原縣委、縣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部署,帶領全縣上下緊盯目標、篤定前行的生動注腳。
精準謀劃部署為經濟發展明方向
鎮原縣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勇毅破局,奮力攻堅,推動經濟發展穩中向前。
2月17日,鎮原縣委十七屆十三次全會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明確了全縣經濟工作的總體思路和要求,動員全縣上下要跳起摸高、加壓奮進、爭先進位,以一域之力盡全局之責,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
起步就要沖刺,開局就要爭先。
2月7日,鎮原縣2025年“春風行動”暨東西部勞務協作招聘會舉行,為群眾提供就業崗位8951個,有效解決了群眾就業問題。
3月8日,鎮原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頭外出招商,為更好推動經濟發展尋求合作意向和投資支持。
4月24日,2025數字中國創新大賽·低空經濟賽道應急響應實戰演練舉行,鎮原縣向低空經濟賽道不斷邁進。
5月28日,G327線連云港至固原公路寧縣至鎮原段工程開工活動在鎮原縣上肖鎮舉行,項目建成后將徹底結束鎮原縣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
“五一”假期,鎮原縣各旅游景點以文化為內涵,以實打實的服務為賣點,吸引周邊游客游玩,熱鬧非凡。假期全縣共接待游客46.12萬人次,同比增長105.7%,實現旅游收入19022.4萬元,同比增長93.91%。
平慶鐵路鎮原段賀豐隧道全線貫通,南區管網提升改造、白峁嶺生態修復項目即將建成,體育公園建成投用,“西氣東輸”三線、750千伏隴東換流站接入工程、智慧水務、城市燃氣管道更新改造等項目建設有序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
一件件民生實事背后,是鎮原全力以赴拼經濟、謀發展的堅定步伐。
務實舉措強經濟發展動能
重大項目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和“動力源”。圍繞抓項目落實,鎮原縣強化“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意識,實施縣列重點項目110個,同比增長27.9%。同時,以項目開工為突破口、以趕超進度為重點,嚴格落實縣列重點項目縣級領導包抓責任制,建立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服務小組、一張清單、一抓到底的“五個一”工作機制,由30名縣級領導包抓推進省市縣重點項目建設,主要領導親自安排部署、帶頭抓促落實。
上半年,全縣開復工項目77個,完成投資38億元,占當年計劃的65.01%,7個市列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67億元。
產業轉型提質促進高質量發展
在位于鎮原縣新集鎮的聚廣利現代設施蔬菜種植基地,負責人王忠民在手機屏幕上輕點幾下,水流便精準抵達每一株藍莓的根系;在鎮原縣開邊鎮沅山“三元雙向”農業產業園菌棚外,成堆的秸稈和木屑被送入菌棒加工車間,經過標準化處理后成為菌菇生長的營養基,而廢棄的菌包則被送往菌肥廠,經過加工后成為還田肥料……
聚焦全市“四千四百”八大產業鏈和創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鎮原縣同步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培育新質生產力。國家(玉米-肉雞)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順利實施,圣農熟食加工廠、聚廣利辣椒數字化智慧工廠、沅山食用菌深加工、惠生中藥材初加工等項目快速推進;瑞豐達光伏支架生產項目完成設備調試,30萬千瓦集中式光伏發電、百萬千瓦綠電聚合等新能源項目前期進展順利;以北石窟驛全面啟動運營和翟池景區擴容提質為帶動,茹河廊道文旅融合發展實現新突破,文旅消費持續擴容升級。
優化營商環境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
上半年,鎮原縣扎實開展“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不斷完善招商機制,精心組織政企對接,全流程協同推進項目落地。同時,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提升年”行動,落實落細六大提升行動34項工作措施,實現營商環境半年評價爭先進位,為全縣經濟社會趕超進位、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圍繞7條重點產業鏈洽談意向合作項目67個,實施500萬元以上招商引資項目32個,完成到位省外資金14.35億元,高質量發展活力充分激發。
不斷強化信用數據歸集,夯實招投資信用根基。截至目前,全縣累計上傳信用信息6542條,合規率100%;累計上報“五歸集”信息2333條,合規率100%,基本實現了信息全覆蓋。
全面強化行政審批“一站式”服務。精簡審批流程,推動全程并聯審批,拓展“一件事一次辦”應用場景110個,梳理形成“高效辦成一件事”主題套餐26個;積極推進173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實現率100%,解決商業糾紛審限內結案率99.25%,執行到位率65.64%。
扎實開展“百名干部幫百企”行動,積極落實系列助企紓困政策,推進政策“不來即享”,包抓聯系企業105戶,協抓企業26戶,落實“六必訪”制度,電話溝通593人次、實地走訪364人次,累計排摸梳理各類企業困難問題8大類143個,累計解決問題60個。
夯實“三農”根基增進民生福祉
鎮原縣始終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扎實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三農”工作保持健康良好的發展態勢。
組織開展招聘活動15場(次),培育“鎮原云裳剪工”勞務品牌,依托公益性崗位和鄉村就業工廠車間扶持帶動重點人群就業5618人,新增城鎮就業2117人,開展各類技能培訓1005人次,輸轉城鄉富余勞動力11.37萬人,創勞務收入15.92億元。改造升級村級黨群服務中心16個,整治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14個。
一項項關鍵之舉,無不展現出鎮原縣全力以赴推動“三農”工作的信心和決心;一個個實績實效,無不彰顯出真抓實干、開拓奮進,增進民生福祉的勇氣和力量。
上半年,鎮原縣落實“一戶一策”幫扶措施8652條,爭取東西部協作和中央定點幫扶資金5320萬元,實施項目39個。建成優質高產糧食千畝以上推廣點65處、百畝以上推廣點292處、良種良法品比試驗示范田19處,完成復種26.02萬畝,夏糧產量9.25萬噸。新建省級示范村12個、縣級示范村8個,爭創省市“和美鄉村”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