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9-10
- 來源:天水日報
新陽鎮新品種葡萄栽植示范園負責人何自義檢查葡萄長勢
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李旺旺?崔柏漩
金秋時節,全市3.24萬畝葡萄迎來了豐收,成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推動鄉村振興的“甜蜜密碼”。
9月4日一大早,記者走進麥積區新陽鎮張家坪村啟紅家庭農場,目之所及皆是豐收的景象。一排排整齊有序的葡萄架,藤蔓間掛滿沉甸甸的果實,紫色的巨峰葡萄果粒飽滿、色澤鮮亮。果農們穿梭于藤蔓間,忙著采摘、分揀、裝箱,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
“我種植了30畝葡萄,今年大約能產6萬斤,預計收入30萬元左右,和去年相比產量增加1萬余斤,收入能增加五六萬元。”正在采摘葡萄的果農霍亮峰笑著對記者說。
“客商要的是精品果,只有走精品路線才能賣上好價錢。”啟紅家庭農場負責人溫啟紅,一直在不斷提升技術和設備生產高端果。他說:“我們農場的葡萄畝產約3000斤,30畝葡萄產量達6萬斤左右。按照今年的價格,收入肯定要比去年高。”
近年來,麥積區新陽鎮的葡萄因果形正、顏色艷、汁水多、口感好等特點深受客戶歡迎,每年葡萄成熟上市季,總能吸引許多外地客商爭相收購。新陽鎮葡萄代理商雷明明說:“今年來自福建、浙江、廣東等南方地區的客商特別多,對葡萄需求量非常大,目前我所代理的客商已賣出去800多噸葡萄。”
隨后,記者來到新陽鎮新品種葡萄栽植示范園,只見一座座溫室大棚矗立在陽光下,棚內陽光玫瑰、妮娜皇后、黃金蜜等不同品種的葡萄同樣綴滿藤蔓。該示范園負責人何自義穿梭在葡萄架間查看葡萄長勢。“這個基地2022年建成,占地22畝,引進新品種16個,畝產4000斤,預計今年每畝收入將達40000元。”何自義自信地說,“示范園還能為新陽鎮老舊果園改造提供技術和品種示范。”
近年來,新陽鎮立足葡萄產業發展實際,堅持把葡萄產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推進果品產業迭代升級、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途徑,通過項目實施和引新培優,逐步形成了以趙家莊新品種葡萄種植示范引領,王家莊、胡大等河谷川水地鮮食葡萄種植為主的發展布局。目前,全鎮葡萄種植面積達6000余畝。
新陽鎮副鎮長李小亮表示:“鎮政府高度重視葡萄產業發展,多次邀請國家葡萄產業特派團技術人員來我鎮進行技術指導,既幫助果農提升栽培管理水平,也進一步推動本地葡萄品質提質升級。”
“今年雖然受到高溫、干旱、大風等天氣的影響,但是總體情況好于去年,葡萄的口感、產量比去年都有所增加,高端果還是供不應求。”麥積區果業發展中心高級農藝師錢永波告訴記者。
據了解,2025年全市葡萄種植總面積3.24萬畝,自8月中旬陸續上市以來,現已銷售過半,預計總產量將突破6.7萬噸。近年來,我市引進以陽光玫瑰、妮娜皇后、蜜光為主的葡萄新優品種10多個,有效推動了葡萄產業健康發展,為當地群眾鋪就了一條堅實的富民增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