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9-12
- 來源:定西日報
新定西·定西日報記者?王霞飛
新增綠化面積37.8萬畝、建成并網發電裝機總規模達343.2萬千瓦、首筆人工造林碳匯收益1100余萬元……“十四五”期間,定西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為核心,在生態修復、綠色產業轉型、生態經濟融合等領域持續發力,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升,為全市高質量追趕發展筑牢綠色根基。
作為隴中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關鍵區域,定西市將生態修復擺在突出位置,深入開展“綠滿隴中”行動,一系列治理成果逐步顯現。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定西新增綠化面積37.8萬畝,完成造林封育247.8萬畝、草原生態修復治理86萬畝,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2518.37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全市森林覆蓋率提升至12.5%,水土保持率達69.06%,較“十三五”末分別提高0.31個百分點、2.77個百分點,昔日的黃土坡正逐步轉變為“綠色屏障”。
值得一提的是,定西探索建立的淤地壩災毀風險防范機制,因科學有效、可復制性強,得到水利部黃河委員會的肯定與推廣,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定西經驗”。
在推動生態修復的同時,定西同步加快產業綠色轉型步伐,以綠色制造、清潔能源開發為抓手,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工業領域,定西累計投入91.25億元,針對重點工業企業實施“三化”改造項目157個,成功建成省級綠色園區1家,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2個、省級綠色工廠8個,工業生產的“綠色含量”持續提升。
能源結構調整成果同樣亮眼。目前,定西市已建成并網發電裝機總規模達343.2萬千瓦,在建風光電項目199萬千瓦,新能源裝機占比達77.58%,年發電量37.35億千瓦時,清潔低碳的能源體系逐步成型。2024年全市實際完成能耗總量362.34萬噸標煤,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實現0.5259噸標準煤/萬元,萬元GDP能耗下降2.4%,綠色發展的“節能賬單”成效顯著。
定西積極探索“生態+經濟”協同發展路徑,讓生態優勢逐步轉化為經濟優勢。在經濟林果產業方面,2025年全市提質增效經濟林果4.69萬畝,確保經濟林果總面積穩定在125萬畝,其中掛果面積64.5萬畝,預期年產量62萬噸、年產值20億元,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定西林下經濟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2024年利用林地面積43.42萬畝,林下養殖規模達21.79萬只(頭、條),林下經濟總產值6880萬元,“林下生金”的模式讓農民在守護綠色中獲得實惠。
諸多成果里,定西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上的突破格外引人注目。定西積極推進碳匯交易試點,成功完成首筆人工造林碳匯交易,收益達1100余萬元,標志著定西市林業碳匯交易實現“零”的突破,為后續生態資源市場化運作、推動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開辟了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