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9-16
- 來源:隴南日報
隴南日報通訊員?趙季飛
走進兩當縣豆家坪村的智慧農業溫室大棚,仿佛置身于一個精密的“植物工廠”。傳感器實時感知著溫度、濕度和光照,精準的水肥一體化系統通過滴灌管網將養分送達每一株幼苗,智能設備悄然調節著小棚內氣候。
在這里,近三十年蔬菜種植歷史的豆家坪村,正悄然告別傳統的分散經營模式。
豆家坪村曾長期受限于分戶生產、分散經營的模式,難以實現標準化和規模化。如今,隨著智慧農業溫室大棚的建成和優質品種的成功引進,情況發生了根本轉變。定時滴灌、噴淋,溫度控制,科技深度融入種植過程,為豆家坪村從傳統經驗種植轉向現代化的智慧農業奠定了基礎,也為成功種植“安納西”這樣的高品質新品種提供了堅實保障。
今年七月,智慧大棚迎來了重要“住客”——西紅柿新品種“安納西”,并通過精心規劃種植時間,使其黃金采摘期精準錨定在十月。此時,傳統露天西紅柿供應已近尾聲,市場缺口顯現,實現了“人無我有”的錯峰上市,成為名副其實助農增收的“黃金果”。
智慧農業溫室大棚的運轉,激活了豆家坪村及周邊村莊的就業活力。持續吸納附近勞動力參與種植、管護、采摘等工作。目前,已有20余名村民成為“產業工人”。村民趙萬成感慨道:“在村里就能掙上工資,比出去奔波強多了!”
智慧農業激發了的產業發展潛力,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更大活力。
據悉,豆家坪村將依托現有的智慧農業基礎設施和綠色種植經驗,以科技賦能全域有機轉型,向土壤改良、投入品管控到終端認證的全鏈條有機蔬菜生產基地推進,助推蔬菜產業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譜寫富民強村新篇章。
從分散耕作到智慧集聚,從隨行就市到錯峰掘金,豆家坪村正以這座現代化大棚為支點,撬動產業升級、農民增收、鄉村發展的多重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