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9-17
- 來源:平涼日報
9月14日,崇信縣黃寨鎮北溝村王新莊社務果能手張長學的果園里碩果累累。
□記者?郭佳玥?文/圖
秋日的晨光灑在黃土高原的溝壑間,崇信縣的蘋果園里,紅彤彤的果實壓彎了枝頭。工人們正忙著給蘋果脫袋、轉果,讓每一顆蘋果都能均勻著色,呈現最誘人的模樣。果園里不時傳來歡快的笑聲,那是來自周邊的農民正在務工增收,他們手法嫻熟地侍弄著這些“致富果”。
9月14日,記者來到崇信建崇生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長新園區,只見460.5畝的果園依山就勢,整齊劃一。園區主管王彥偉正指導工人操作水肥一體化設備。
“我們園區雖然建園時間短,但采用了現代化果園建設標準。”王彥偉指著眼前的果園介紹,園區依據地形地貌,科學劃分為4個大區,種植了秦脆、魯麗、瑞雪、福布拉斯四個優良品種4.5萬余株苗木。
“我們采用有機肥、土壤調理劑、微生物菌劑等進行土壤改良和精準測土配方施肥,采用高紡錘樹形管理優化樹冠結構。”王彥偉說,園區還通過生物物理綜合防治手段有效保障果實品質。
果園中,一套套先進的滴灌設備縱橫交錯,傳感器遍布園區。“通過水肥一體化系統,我們實現了精準灌溉,比傳統灌溉方式節水很多。”王彥偉說。這種品種優質特色化、矮砧密植化、管理機械化、病蟲害統防統治化、修剪省工簡約化的運營模式,迅速帶動了項目周邊區域蘋果種植戶的技術進步,推動整個區域產業技術升級。
與此同時,平涼龍泉源現代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的果園里也早已一片忙碌,工人們正在忙著脫袋、轉果等工作,讓每一顆果實都能均勻地沐浴陽光。公司負責人馬建敏穿梭在果園中,檢查蘋果著色情況。
“這批秦脆蘋果再有半個月就能上市了。”馬建敏輕輕托起一個泛著紅暈的蘋果,臉上洋溢著喜悅。
“我們公司共有3500畝果園,預計產量達4500噸,主要品種有維納斯黃金、秦脆、米奇拉和富士。”馬建敏介紹,產品主要銷往北京、上海、浙江等地,以批發、渠道供應、電商、社區團購等銷售形式為主。
在崇信縣,像馬建敏這樣的經營大戶不在少數。據統計,全縣85%以上的果園由企業、大戶經營,現有涉果企業、家庭農場等經合組織56家。其中經營面積2000畝以上的企業有4家,100畝以上的企業、大戶有30家。
來到崇信縣黃寨鎮北溝村王新莊社,務果能手張長學正在自己的果園里忙碌著。2016年,他毅然放棄瓦工工作和網吧生意,回到家鄉開始建園種植蘋果。
“當時看到身邊的親戚朋友務蘋果收益很好,就決定回鄉創業。”張長學告訴記者,他栽植的矮化密植園種植了富士、中秋王、維納斯黃金等品種,現在40畝果園畝產達4500斤,預計今年能收入70多萬元。
像張長學這樣通過蘋果產業走上致富路的農民在崇信縣不在少數。蘋果產業不僅改善了當地群眾的生活,還有效改善了區域生態環境,調整了當地產業結構,促進了果產業的集約化經營。
秋日周末,木家坡AAA級旅游景區內游人如織。游客王女士正帶著家人游玩木馬樂園、逛果園、垂釣,中午還要去農家樂品嘗當地特色美食。“這里不僅能體驗采摘的樂趣,還能讓孩子親近自然,感受鄉村文化,是周末休閑的好去處。”王女士說。
近年來,崇信縣緊扣“精品培育、單果增效、產業融合、全鏈增值”發展理念,依托木家坡AAA級旅游景區,柏樹鎮充分整合各類資源要素,招商實施了果旅融合體驗中心項目,建成果品采摘體驗園100畝,配套打造觀景臺、展播室和休閑觀光區、蘋果品種展示區、果品采摘體驗區,促進了“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全要素提質增效。
該鎮持續做大做實“木馬暖泉”文旅融合品牌,策劃舉辦了一批游園賞花、垂釣消暑、采摘游玩、鄉村馬拉松等旅游節會活動,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開辦民宿、農家樂3處,上年度累計吸引接待游客30萬余人次(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70多萬元,以農旅融合發展助推了鄉村全面振興。
崇信縣果業局工程師王亞男介紹,該鎮堅持延鏈補鏈,助力提質增效。通過優化營商環境、項目政策激勵和外引內育,培育鏈主鏈員企業6戶,發展涉果合作社、家庭農場等34家,散戶果農179戶,謀劃實施萬噸果品保鮮庫、智能分選等延鏈補鏈項目11個,使果產業全鏈產值達到1.1億元。
秋風吹過,果香四溢。果旅融合的發展模式正在為這片土地帶來無限生機與活力,鄉村振興的道路越走越寬廣。一個個紅彤彤的蘋果,正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也成為鄉村振興的最美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