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9-18
- 來源:平涼日報
□記者?馬文軍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靈臺縣將辣椒種植作為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不僅鼓起了群眾的“錢袋子”,更提供了大量就近就業崗位,吸引八方客商,奏響了一曲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樂章。
近日,靈臺縣北部塬區萬畝朝天椒迎來集中采收期。連片的辣椒基地如紅霞鋪地。村民們穿梭其間,忙碌地采摘色澤鮮亮、個頭飽滿的辣椒。田間地頭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一筐筐新采摘的辣椒映紅了農戶的笑臉,也映紅了產業振興的發展之路。
在西屯鎮柳家鋪村,村民們正嫻熟地采摘著精選的“豫粒K8”高產品種。經初步估算,該基地畝產達3000斤,按均價1.7元計算,每畝收入達5100元,為農民增收提供了堅實保障。
辣椒產業不僅優化了產業結構,更在種植、管護、采摘等全環節創造出大量用工需求。
“我每年都來參加辣椒采摘。每斤辣椒采摘人工費5毛錢,對于我這60多歲的人來說,輕松也穩定。”西屯鎮柳家鋪村村民孫新忠說。
今年,西屯鎮通過訂單農業模式,預計銷售朝天椒1000噸,實現銷售收入340萬元,村均經營性凈收入將增加10萬元以上。訂單農業模式的有效推行,保障了農戶的收益。
梁原鄉橫渠村通過成立區域性黨總支,整合5個涉菜村的資源,打破了分散經營的局面,形成以辣椒為主導的蔬菜產業集群。
“在政府的號召下,通過各村的大力宣傳,采摘基地現在每天有230多人務工,每天的采摘量20多噸。”梁原鄉基地負責人高存亮表示。
邵寨鎮則以東莊村800畝基地為示范,積極推廣成熟種植模式和管護經驗,推動產業向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同時,強化產銷對接,拓展銷售渠道,辣椒產量達到1600噸,實現產值約50萬元。
截至目前,靈臺縣已成功建成4個千畝朝天椒示范點,帶動12個鄉鎮發展朝天椒種植達6300畝。
通過“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靈臺縣辣椒產業持續發揮強大的聯農帶農效益,成為豐富“菜籃子”、鼓足“錢袋子”、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