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9-19
- 來源:蘭州日報
熱氣騰騰的牛肉拉面、清爽醇香的甜醅子、軟滑綿密的灰豆子、香辣勁道的釀皮子……蘭州的小吃江湖歷來熱鬧非凡。可這些藏在街巷里的美味,大多講究現做現吃,充滿了帶不走的遺憾。現如今,特色小吃跟著游客和游子的腳步,走出蘭州,成為更多人的舌尖美味。那么,傳統知名小吃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破發展瓶頸,占有一席之地?又如何全鏈條創新發展,提高消費者認可度?近日,記者探尋走訪了部分企業,了解他們如何創新破局發展。
一袋酸奶:
本土食材創新?鏈接味覺體驗
“請幫我把莊園和甘肅省博物館聯名的最新口味酸奶打包一箱,我要送給朋友。”在蘭州市七里河區奶多鮮豪布斯卡店內,王先生對店員說。店員麻利地將酸奶打包好,交到了顧客手中。
日前,由蘭州莊園牧場股份有限公司與甘肅省博物館攜手打造的“聯萌”酸奶上市,花椒、蘋果、土豆三種極具地域特色的限量版酸奶引得許多市民游客打卡購買。
“這是我們將本地特色美食與酸奶結合的又一次嘗試。”莊園股份營銷總監馮軍說,“截至目前,漿水、苦水玫瑰、醪糟、甜醅子4種口味的酸奶銷量最好,作為本土企業,我們選擇本土特色食材開發酸奶,就是要做一杯‘有根的酸奶’,一杯能講出蘭州故事的酸奶。”
事非經過不知難,在將傳統小吃和食材轉化為酸奶產品的過程中,莊園研發團隊遇到了很多挑戰。
“我們做的第一款本土風味的酸奶就是漿水酸奶,如何讓從小喝漿水的蘭州人覺得對味兒,同時又讓第一次嘗試的人感到新奇又好喝,這個平衡點不好找。”馮軍坦言。
漿水本身風味極強,帶有鮮明的酸感和特有的草本氣息,如果處理不當,就容易與酸奶的奶香沖突。研發團隊反復調試漿水的加入時機與處理工藝,最終讓漿水的爽口與酸奶的醇厚實現了和諧平衡。
除了極具本土風味之外,記者看到莊園股份的酸奶產品系列包裝也融入了很多本土文化元素,中山橋、五泉山公園、水車等蘭州標志性建筑的插畫形象都印在了各種口味的酸奶包裝上,將這座城市的煙火氣息與歷史厚度有機融合。
“我們的特色酸奶現在是蘭州文旅消費的重點推薦產品,成為游客體驗甘味的重要一環。”馮軍說,“我們正走出甘肅,輻射青海、陜西、四川、河南等地市場。同時,我們始終把本土小吃風味作為核心賣點,突出產品背后獨特的地域文化故事,通過電商渠道全面覆蓋全國市場。”
好產品要從源頭開始。據介紹,在開發苦水玫瑰、百合等特色口味酸奶時,所使用的核心食材絕大部分來自甘肅省內建立的合作種植基地和長期合作的農戶,逐步形成了“公司+供應商+農戶”的協作機制。
“這些食材不僅僅是一種風味,更是一代代蘭州人、甘肅人共同的味覺記憶。真正的創新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有取舍的融合,最終讓風味服務于體驗,讓文化通過口感來傳遞。”馮軍說。
一杯茶飲:
特色食材碰撞?傳遞金城韻味
“放哈”,蘭州話放下的意思。放哈奶茶杯身上印的“煩事先放哈”也深刻展現了西北人面對紛繁雜事的豁達。
步入放哈蘭州西站非遺主題店,墻面以精巧的非遺剪紙展現了黃河奔騰、駝鈴古道、敦煌飛天等極具西北特色的獨特意象。
“我喜歡喝放哈的甜醅子奶茶很多年了,這個店環境很好,每過一段時間我都會和朋友來店里點一杯甜醅子奶茶,坐下來聊聊天。”來自定西的陳女士說。
“2011年,我們的甜醅子奶茶正式上市。當時,甜醅子和奶茶這兩種風馬牛不相及的食品融合獲得了市場意想不到的認可。”甘肅放哈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總經理常瀅說。
如今,深受市民游客喜愛的甜醅子奶茶已經升級到3.0版本,而放哈的腳步也早已走出蘭州,擴張到新疆、寧夏、陜西、青海等地的140余家門店。
“茶飲行業變化很快,現在我們的新品是以月為單位來推出的。每次研發出新品后,我們會先組織內部盲品,大家統一意見調整完成后,再邀請一些放哈的常客進行品嘗,將顧客不滿意的進行淘汰后再上市。”常瀅說。
此外,放哈每年都會根據時節結合蘭州特色小吃推出季節限定茶飲。今年夏季,放哈的漿水系列飲品準時回歸,除了保留之前的經典產品,他們又推出了“羽衣甘藍黃瓜漿水”等3款漿水系列飲品。
在放哈的探索中,灰豆子、苦水玫瑰、軟兒梨、三炮臺、杏皮茶等極具地方特色的小吃都與茶飲進行融合,深受顧客喜愛。同時,敦煌大漠黃沙、張掖七彩丹霞和甘南秘境扎尕那等旅游勝地也通過飲品形式一一呈現給了廣大消費者。
“想要學會制作甜醅子奶茶一天就足夠了,但我們要沉下心來,將甘肅的美食美景與千年絲路文化融入這一杯飲品中,讓消費者不僅能品嘗到特色飲品,更能帶走關于這座城市的美好回憶。”常瀅說。
一碗拉面:
非遺技藝傳承?真材實料創新
“師傅,下個二細。”“師傅,辣子多些。”
和、搗、揉、摶、摔、拉,拉面飛入翻滾的鍋里,撈入碗端上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食客們大快朵頤。入秋的蘭州充滿涼意,一碗牛肉拉面下肚,“滿福”的一天開始了。蘭州牛肉拉面歷經百年傳承、創新、發展,已成為享譽全國甚至名揚海外的一張飲食文化名片,“蘭州牛肉面制作技藝”還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十多年前我在蘭州讀大學,如今最想念的蘭州味道就是這一碗牛肉拉面。現在牛肉拉面預包裝產品很多,我專門買了幾樣蘭州生產的,吃起來味道不錯。”在四川工作的盛先生說,曾經只能現場制作的蘭州牛肉拉面,如今通過標準化加工,從蘭州走向了更多家庭的餐桌。
“我們以還原堂食口味為標準,打造了‘蘭啵旺’品牌,始終以‘工匠精神’為內核,在預包裝化浪潮中探索傳承與發展的平衡。推出了預包裝蘭州牛肉拉面系列產品,目前產品已銷往全國及海外市場,產品體驗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和認可。”甘肅隴萃堂營養保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小偉說。
“我們始終將傳統技藝作為品牌根基,在預包裝產品開發中堅守‘非遺工藝不打折’,通過風味組學技術反復調試,讓消費者品嘗到老蘭州的味道。同時,我們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建立了全域化預包裝蘭州牛肉拉面產品銷售渠道網絡,2024年銷售額4000萬元,銷售量超500萬袋,同比增長200%。”王小偉說,“接下來,我們將持續通過蘭州口味+優質食材+非遺工藝三大維度的把控,將傳承百年的經典蘭州拉面匠心呈現給每一位消費者,全力打造具有地道蘭州味的牛肉拉面,推動甘肅特色食品產業發展。”
黃河水滋養著蘭州的煙火氣,也孕育出了這些刻著蘭州基因的獨到風味。從街頭巷尾的現做滋味,到可拎可帶的包裝美味,蘭州小吃的創新既守住了本土風味的魂,也讓這份獨屬于金城的“滿福”,伴著煙火氣走向全國食客的舌尖,飄向更遠的地方。
記者?肖潔?見習記者?王文嘉?魏佳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