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10-17
- 來源:甘肅省水利廳網站
通渭,地處黃河一級支流渭河上游,是渭河支流散渡河、葫蘆河的重要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
通渭縣委、縣政府牢記殷殷囑托,自覺擔當河湖管理保護的重大責任,強力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全縣河湖面貌和水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水清、岸綠、河暢、景美,已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之鄉”的最靚底色。
深耕“責任田” 守護健康河湖
通渭境內有牛谷河、義隴河、常家河等8條主要河流。
水興則邦盛,邦盛則民安。
實現水興,河湖需有其“長”,核心是建立健全責任體系。
通渭堅持高位謀劃、統籌推動,健全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河湖管護責任體系,完善縣級河湖長制工作協調機制、河湖長制工作提示通報約談等制度,深化“河長+”協作機制......
堅如磐石的責任體系,推動河湖長從“有名有實”向“有能有效”轉變。
目前,全縣設立縣鄉村三級河湖長615名、縣鄉級警長29名、巡河員788名,同時發動愛河護河志愿者組織、民間河長等群體主動參與河湖管理保護,實現區域河湖管護全覆蓋。
安裝“放心鎖” 建設智慧河湖
科技賦能,是推進河湖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通渭堅持“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將高科技融入河湖管理,推動水生態高質量發展。
2022年,啟動實施智慧水務項目,搭建智慧平臺,建立信息系統,安裝前端視頻監控設備88套,并入省市技術平臺,覆蓋河湖岸線123公里。
一張水利圖、一方編碼識別、一組監測數據、一套安全防護體系......
通過智慧水務系統,工作人員對全縣8條河流、4座水庫等重要數據隨時做到了如指掌。
全縣河湖管理走向數字化、智慧化、精細化軌道。
共圓“幸福夢” 構筑和諧河湖
一條河流、一汪湖泊,不僅是家門口的風景,更是生態文明的基石。
通渭,因水而靈動。
牛谷河改道取直、穿城而過,沿岸自西向東建成溫泉濕地公園、濱水休閑公園、西河濕地公園、秦嘉徐淑公園等“十大公園”,與跌水堰水系景觀交相輝映,繪就20里水岸農耕文化風情線。徜徉在水上樂園、水榭亭臺、書畫長廊,移步換景間獨具“不是江南勝江南”的美韻。
和諧河湖建設,讓幸福“觸手可及”。
圍繞“四水同治”,通渭科學謀劃實施牛谷河水生態綜合治理工程等重點項目15個,總投資31.35億元。
項目為產業而建,產業因水而興。
通渭緊扣綠色發展目標,認真落實“四水四定”要求,全域布局打造草畜、果蔬、中藥材三大農業現代產業園,依托引洮二期骨干工程,謀劃實施12.61億元的引洮供水二期配套農業灌溉工程,發展農業灌溉面積9.2萬畝,已建成5000畝。
2022年,通渭縣被水利部命名為全國第五批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
守寸土而懷江海,護滴水以達澄碧。
建設美麗通渭、保護生態環境,是高質量綠色發展、追趕發展的題中之義。
通渭,將以保障全域水清、岸綠、河暢、景美、人和為目標,全力保護河湖生態、涵養河湖生態、改善河湖生態,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撰稿:孟紅亮? 審核:李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