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10-25
- 來源:甘肅省水利廳網站
水量管控由手動操作變為電腦遠程操作、水庫水雨情實現實時監測、農業水價杠桿作用進一步凸顯……一系列利好政策和改革舉措為甘肅省臨澤縣水利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呈現出一幅改革興水的生動畫卷。
現代灌區建設——為農業灌溉裝上“智慧眼”
在臨澤縣倪家營鎮倪家干渠五分支節制閘,智能節制閘和測控一體閘門已經替代了老式閘門,管水員用手機就能實現遠程控制。
“不用親自到閘口,只要電腦或手機遠程操作,就可以控制水流的大小,精準度還很高!”臨澤縣倪家營水利管理所副所長宋成說。
傳統灌溉模式費水又低效,智慧灌區建設讓改革之水注入現代農業發展的“毛細血管”。臨澤縣結合梨園河大型灌區現代化改造和鴨暖、平川、板橋等中型灌區節水改造項目的實施,逐步完成全縣62萬畝農業灌溉取水口量測控一體化配套設施的改造,實現農田水利工程全過程監控與智能化管理。
現代化智慧灌區建設,讓臨澤縣農田灌溉實現了閘門控制自動化、灌溉過程可視化、田間用水精準化和工程管理智能化,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625,年節水4000萬立方米。
水庫矩陣打造——擰緊風險管控“安全閥”
在臨澤縣紅山灣水庫,全天候監測設施對水庫大壩、庫區及上下游展開巡查,所有影像自動錄入系統。
這些全天候監測手段的應用,得益于紅山灣水庫投入使用的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平臺。平臺覆蓋水庫運行管理各個方面,對保障工程安全、優化調度運行、提升管理水平、發揮工程效益等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們以前通過人工來監測水庫運行情況,若突發水雨情和工情,沒有辦法實時知道位移沉降等情況是否在安全范圍內。”臨澤縣水務局運行股股長宋興杰說,現在通過“四全”管理、“四制(治)”體系、“四預”措施、“四管”工作平臺,管理人員可實時掌握水庫運行的各項數據。
目前,臨澤縣鸚鴿嘴、紅山灣、黃家灣等3座水庫已完成全國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試點建設,其他8座水庫信息已全部錄入全國水庫運行管理系統,建成水庫信息預警平臺1處、自動雨量水位監測點22處、視頻監控站52處,實現統一監管全覆蓋,為安全度汛提供了有力保障。
水權水價改革——開啟治水節水“金鑰匙”
改革活水,離不開完善的水權制度,也離不開水價的杠桿作用,多方發力才能構建水資源高效配置的長效機制。
水權不明晰,是水資源浪費嚴重的重要原因。臨澤縣以國土三調面積為基礎,落實水權面積62.17萬畝,發放水權證3.3萬本,將年度用水指標下達到各鎮(灌區)、村用水者協會以及用水戶,有效提升了水資源管理的科學性、合理性。
水價過低,則是地下水過度開采的一個重要原因。臨澤縣按照“一年突破、三年到位、五年規范”的時序和“地下水價高于地表水價”的原則,科學合理確定地下水水價成本構成,循序漸進推進地下水水價調整。目前,臨澤縣農業灌溉地下水價格調整到0.173元,形成了農業灌溉“先地表、后地下”的用水導向。
(撰稿:王海霞? 李明?? 審核:魯愛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