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12-27
- 來源:甘肅省水利廳網站
仲冬時節的武山縣大南河流域流水湍湍,堤岸延綿勾勒,流域內山水交融。大南河流域淺灘上迎來了上千只遷徙的赤麻鴨、斑嘴鴨、蒼鷺、白琵鷺、大白鷺來此棲息。放眼望去,成群結隊地候鳥在河面上游弋,它們或悠閑覓食,或結對戲水,或振翅齊飛,成為大南河畔一道靈動的風景線,為冬日的大南河帶來了勃勃生機。
近年來,武山縣堅持綠色發展,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探索河湖保護治理新模式、新范本,解決河湖突出問題。2024年將山丹河山丹鎮任門村-賀店村入渭河口7.5公里創建為美麗幸福河湖。完成全縣河湖長共巡河22074次,巡河率132.64%,做到了 “河長全覆蓋、責任無盲區”。對渭河及其支流開展常態化巡查,與專項督查相結合,出動執法人員1134多人次,巡查河道6.3萬公里,持續推進水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開展聯合執法行動4次。
守好一河清水,方能流金淌銀。武山縣堅持以民生水利建設為抓手,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水利問題為重點,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水文章”,讓廣大群眾實現飲水不愁、用水無憂,切切實實暖了民心。近年來,武山縣為了進一步提升大南河流域的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對大南河沿線進行?防沖欄水壩、灌溉溝渠等設施的建設完善,增強了水源涵養功能,保證了農田灌溉和蔬菜產業的發展。同時,通過實施南河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提升了灌溉效率,改善了灌溉條件。
因水而生,因水而美,也因水而興。大南河流域因其得天獨厚的氣候、土壤、水質等條件,特別適合“春萵筍+秋蒜苗”的種植,其豐富的水資源灌溉條件更是成就了武山縣獨具特色的渭河片區蔬菜種植示范片。
如今的大南河流域,潺潺流水吸引了水鳥在河道內繁衍生息。河岸上,連片的蔬菜大棚錯落有致,盡展田園風光。從河長制到河長治,大南河已成為武山縣持續推進河長制的樣板,促進了鄉村文明與水生態環境相融合,構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發展新局面。
(撰稿:鄧麗? 審核:劉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