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7-08
- 來源:甘肅省水利廳網站
為深入貫徹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科技與生產實踐深度融合,甘肅農業大學聯合定西市水利科學研究所,積極響應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支持科技小院扎根農村助農惠農”的號召,共建“馬鈴薯科技小院”。小院依托定西市灌溉試驗站,聚焦馬鈴薯產業節水灌溉與高效施肥關鍵技術,構建集智能灌溉、精準施肥、綠色防控和實驗示范于一體的“田間實驗室”,以科技創新助力“中國薯都”高質量發展,為區域農業綠色轉型注入新動能。
強強聯合,鍛造全鏈條服務“硬實力”。科技小院匯聚甘肅農業大學黃彩霞教授團隊在農業水資源高效利用與節水灌溉領域的科研優勢,與扎根定西一線的水科所工程師協同合作,構建產學研一體化科技服務體系。依托3項在研項目和10萬元專項經費,形成“理論研究—技術攻關—應用推廣”全鏈條能力,實行“領導小組—專家組—駐點團隊”三級管理機制,保障科研成果高效轉化。
針對定西典型旱作區水資源瓶頸,小院研發并推廣以智能滴灌為核心的水肥一體化系統,實現精準灌溉與養分同步供應。通過土壤水分監測、作物需水模型構建及灌溉定額優化等技術路徑,累計示范面積超1000畝,化肥減施超過20%,灌溉水利用率提升15%以上。
三維育人,厚植知農愛農“新情懷”。小院積極構建“黨建引領、實踐鍛煉、科研育人”三維一體人才培養體系。通過“田間黨課”等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鄉村振興實踐,增強研究生服務“三農”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在實踐教學中,推行“7+N”駐點培養機制,研究生每年深入生產一線不少于7個月,全過程參與節水灌溉系統建設與技術推廣,累計撰寫工作日志150余篇,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科研方面,小院已培養碩士30余人、博士4人,研究課題100%來源于農業一線,形成“問題導向—科研攻關—成果轉化”的良性循環,真正把科研成果寫在了黃土地上。
三位一體,構建惠農興產“新生態”。小院創新推出“技術普及-文化賦能-產業聯動”三位一體服務體系,成效斐然。技術推廣上,通過田間示范、新媒體傳播等多元渠道,節水減肥技術轉化應用率高達90%。目前,小院培養的畢業生80%進入涉農企業貢獻才智,多名學子扎根基層成長為技術骨干。
未來,定西福臺馬鈴薯科技小院將持續深化校地合作,推動馬鈴薯產業向綠色、高質量方向闊步前行,在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的壯麗畫卷上,譜寫更加輝煌的新篇章。
(董海霞供稿,崔循臻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