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7-24
- 來源:甘肅省水利廳網站
自張掖市被水利部確定為全國水預算管理試點以來,積極構建支撐水預算管理的制度政策、技術標準、水利工程、組織保障體系,以系統性改革破解水資源剛性約束難題,探索干旱地區水資源精細化管理新路徑。
全口徑預算,管住每一滴水。創新構建“市—縣(區)—鄉鎮(灌區)—用水戶”四級水預算管理體系,將觸角延伸至最末梢。全市23.38萬農業用水戶、143家自備水源工業企業及公共供水管網用戶悉數納入預算管理,以用水權為剛性約束,實現水預算管理對象“全口徑”、層級“無盲區”。
靈活性配置,激活市場動能。動態精準調控,結合主要產品用水定額,科學核定各行業預算基準額度,優化用水結構,設定生活、農業、工業用水占比上限及生態用水占比下限,以水定產推動產業升級。健全完善水權交易機制,全市設立21個水權交易中心,完成水權交易2248宗,盤活水量5803.06萬立方米,水資源市場化配置邁出關鍵一步。
智慧化賦能,制度剛性護航。著力打造“1+6+N”智慧水務體系,將水預算“告知—復核—下達—執行—調整—決算”全流程搬上云端,實現供用水管理數字化、智能化。出臺《張掖市水預算管理辦法》等核心制度,配套制定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等15項節水制度政策,構建上下銜接、系統集成、科學規范、務實管用的水預算管理制度政策體系。
全過程監督,成效落地有聲。水預算執行情況納入市縣年度審計項目計劃,年度市、縣(區)水預算草案、執行決算經市、縣(區)人大常委會會議或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全市農業用水量較2023年下降3%,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6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萬元GDP用水量較2023年下降14%,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3年下降10.71%。連續25年累計向下游調水285.83億立方米,實現了東居延海連續21年不干涸,水域面積長年保持在35平方公里左右。
從無盲區的預算到活躍的水權市場,從智慧賦能到制度保障,張掖正逐步形成一條“精準化管控、市場化交易、智能化管理”的水資源管理新路徑。
(陳曉陽撰稿 董義民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