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1-22
- 點擊:1
- 來源:甘肅日報
歌伴舞《讓世界看到中國鄉村幸福笑臉》
戲曲薈萃《盛世隴原》
舞蹈《春色》
舞蹈《豐收》
龐?娟
由省文旅廳主辦、省文化館承辦的“大地歡歌·幸福隴原”2024年甘肅省“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動日前在隴南市武都區坪埡藏族鄉舉行,通過直播和錄播形式給全國觀眾呈現了一場具有百姓味、文化味、地方味的文化盛會。
據介紹,本次“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動,集中觀摩全省各市州開展“四季村晚”活動的經驗交流展板,互鑒互學;同時,對全省各市州遴選出的15個優秀節目進行了展演。
“村晚”作為農民自演自賞的文化活動,唱身邊事、演身邊人、道心里話、贊新生活,村民們想說的、想唱的、想抒發的真實情感都可以表達出來,每個人都可以登上舞臺做“主角”。
伴隨著悠揚的音樂,舞蹈《春色》翩然而至,古典柔美,羅衣飄飄的舞者仿佛瞬間讓舞臺春回大地。慶陽市文化館選送的嗩吶演奏《沸騰的黃土地》高亢歡樂,吹走了黃土高原的寒意。在武術表演《蔣家溝里舞太極》中,來自平涼市崆峒區一位年近70歲的老奶奶單手支撐、下腰、劈叉,一系列動作從容干練,散發出的自信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器樂表演《十盞燈》既有傳統樂器揚琴、古箏、二胡,也有吉他、貝斯,樂曲從隴南當地高山戲取材,進行演奏方式的創新,讓人耳目一新。
臺上激情四射,臺下熱情高漲。“這些節目以前只是在電視上看到,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欣賞,而且我的兒子、兒媳都是演員呢,看到他們放下鋤頭,拿起話筒,感覺特別親切。”現場觀眾常大媽喜悅不已。
武都區馬街鎮馬槽溝村組織的龍獅表演隊,在農閑時節,參加各類文化活動,既能增加收入,又豐富了業余文化生活。從田間地頭走上絢麗舞臺,多一個節目,少一個牌桌,“村晚”讓每個村民都能參與進來,當上“文化人”,不僅鄰里關系更融洽,還形成了樹立鄉風文明的好風尚。依托“四季村晚”,各地還舉辦了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推動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讓“村晚”成為反映群眾精神新風貌、鄉村振興新氣象的載體。同時,將當地農特產品、旅游產品、非遺文創產品等“鄉村好物”同步進行包裝展示、展銷,“村晚”又變成了“趕 集 會”“廟會”“年貨節”,拉動了鄉村消費,助力鄉村振興。
嗩吶演奏《沸騰的黃土地》參演人員馬自剛說:“村民在節目中不僅展示了自己的才藝,還把當地的民俗文化展現出來。”小品《多大點事》的表演者則表示,通過結合農時、節氣和重要節假日,讓“四季村晚”活動更接地氣,更有溫度。
樸實無華的舞臺,濃厚鄉土特色的節目,讓廣大村民成為活動的主角,唱出鄉風,舞出鄉情,生動形象呈現隴原鄉村文化振興的豐碩成果。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甘肅省共開展“四季村晚”各類活動1萬余場,有12個鄉村入選文化和旅游部“四季村晚”優秀示范展示點,9個節目進入文化和旅游部全國“村晚”100個優秀節目名單。惠及群眾、游客1000余萬人。(本文圖片均由楊宗生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