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2-07
- 點擊:1286
- 來源:天水日報
武山縣四門鎮傳統釀醋久負盛名,“四門香醋”聞名遐邇。對于四門村的村民來說,傳統釀醋不僅是沿襲父輩的傳世家業,更寄托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這醋味道醇香,每年臘月我都會來買,自己留點,再給親戚們送點,過年時候餃子蘸醋,特別爽口。”1月29日,在四門村一家釀醋作坊,前來采購的市民王源說,“吃慣了傳統釀造的醋,其他的醋總感覺不夠味,我這次專門帶著外地的朋友來,半個月前就預訂好了。”
在四門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釀造香醋,大大小小數十家作坊相鄰而建。見到村民楊元琴時,她正忙著招呼生意,作坊內的幾十壺香醋被一車拉空。“現在都是大批量購買,不僅當地人,秦州、甘谷、蘭州等地的客人絡繹不絕,還有北京、上海等地的人電話預訂。”楊元琴說,她的釀醋作坊每年產量在4萬斤左右,春節前是銷售旺季,醋一做出來就賣完了,根本不愁銷路。
在村民楊召順的作坊,濃郁的醋香縈繞鼻尖。“我們家祖祖輩輩都釀醋,從小看著長輩做,層層工序都印在了心里。”他樂呵呵地說,釀醋雖然利薄卻勝在多銷,年底這些天陸續有老客戶前來搶購,香醋供不應求,但保證質量才最重要,現在家里有9個槽,按每公斤8元的價格計算,年收入20多萬元。
楊召順的作坊,不僅釀造著時光打磨的老味道,更帶動了村里幾位陪讀媽媽在家門口就業,顧家增收兩不誤。“旺季的時候,能連續干三四個月,每個月掙1800多元。離家近,方便照顧孩子,還能掙點錢,確實挺好的。”一位陪讀媽媽說。
一勺醋,可以是簡單食材的點睛;一份傳承,可以讓時間變得陳香如醋。做好一壇醋,是四門村的致富之路,也是鄉村振興的“密碼”。如今,四門村民的生活因為釀造香醋而發生了變化,經濟收入逐步提高。
“四門香醋在清朝康熙年間曾是貢品,有‘隴上食珍’的美稱。這幾年醋坊的經濟效益越來越好,不少村民都開始釀醋,目前全鎮有規模的加工作坊有182個,年產量2000噸左右,釀醋不僅是四門村的主要產業,也是全鎮的優勢產業。”四門鎮副鎮長汪昊告訴記者,雖然酒香不怕巷子深,但為了四門香醋能走得更遠,下一步四門鎮將以醋業發展為重點,打造食醋產業特色小鎮,新建食醋文化館,推出“一館”“一街”“一個協會”的整體布局,讓四門香醋走品牌化、規范化、產業化的發展之路,在保護傳承傳統工藝的同時,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裴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