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3-11
- 點擊:1420
- 來源:新甘肅
時值春耕,在金昌市永昌縣朱王堡鎮,許多農戶認真地在田間地頭撿拾殘留的廢舊農膜,昔日鄉村隨風亂舞的廢舊地膜如今已難覓蹤跡。
農膜覆蓋技術是糧食生產的關鍵技術之一,能使農作物產量提高30%左右。然而,農膜在自然條件下難以降解,成為農村的一大污染源。為保護好農業生態環境,永昌縣建立廢舊地膜回收利用體系,通過“以舊換新”的方式,將回收的廢舊地膜進行再加工,生產出新的塑料制品。
“一畝地最少要用到6公斤地膜,我們10公斤廢舊地膜可以兌換1公斤新膜。每年春季和秋季是回收農膜的高峰期,只要其他農戶同意,我可以幫他們撿拾地膜,所得舊膜也歸我,最后一兌換,我今年所需的新地膜也就差不多夠了。”在廢舊農膜回收點換地膜的朱王堡鎮陳倉村村民馬培彪,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為了廣泛宣傳農膜回收政策,永昌縣農業農村局組成宣傳小隊,采用懸掛橫幅、發放宣傳材料等方式,深入各個鄉鎮向農民群眾宣傳農膜回收的重要性。
“前幾年,廢舊農膜不是被扔在田間地頭,就是被村民拿來燒了,回收工作比較困難。如今有了政府的支持和幫助,村民的積極性提高很多,會自愿把舊農膜運送到回收點。”朱王堡鎮供銷綜合服務社主任馮德祥笑著說,回收的廢舊塑料經生產企業加工后可變廢為寶,形成閉合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
在永昌縣昱瑋塑膠制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原本沾滿泥土的舊農膜經過清理、粉碎加工后被制成井蓋、地膜顆粒等物品。如今,這些產品暢銷省內外。(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謝曉玲 通訊員 劉偉業 常建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