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1-10
- 點擊:559
- 來源:甘肅日報
任旭東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前不久召開的省委經濟工作會,對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思路明晰、目標明確、措施明了,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把美好藍圖變成現實愿景。當前的甘肅機遇和挑戰并存、優勢和劣勢同在,處在蓄勢待發、爬坡過坎、追趕進位的關鍵階段,面臨的最大任務就是全力以赴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而培育市場主體是重要著力點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以培育市場主體為經濟發展賦能,可謂抓住了本質、扭住了關鍵、切中了要害。踏上新征程,甘肅發展最需要最緊缺的就是市場主體,促進就業創業、推動技術創新、引領產業升級、培植地方財源等都離不開廣大的市場主體。市場主體數量多少、體量大小、活力高低、結構優劣以及成長快慢,是衡量一個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對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肅的目標任務,我省市場發育程度較低,市場主體總量偏少、結構不優、質量不高等問題仍然突出,每千人擁有市場主體數量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企業占市場主體總數的比例較低,特別是國有企業占比大,而且大多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傳統產業為主導,民營企業活躍度不高等。這些既是短板弱項也是機遇潛力,既是痛點難點也是著力重點,解決好市場主體的癥結,對全省高質量發展具有牽一發動全身、一子落滿盤活的綱舉目張作用。
以培育市場主體為經濟發展賦能,對國有企業要念好“優”字訣,對民營企業要念好“敢”字訣,對復工復產要念好“快”字訣。具體來講,就是要做好“大”“多”“強”“活”的文章。要擴規模壯總量,讓市場主體大起來。聚焦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科技型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各類市場主體,建立全程監測和分析機制,注重解決好企業在孵化、落地、投資、上市等各環節的實際困難,加大資金支持和要素保障,切實讓大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個體工商戶“枝繁葉茂”。實施市場主體培育自然人轉個體工商戶、個體工商戶轉企業、一般企業轉規上企業、規上企業轉股份企業、股份企業轉上市企業“五轉”工程,努力培育造就體量大、影響大的市場主體。要優環境引增量,讓市場主體多起來。培育市場主體首先要解決“有沒有”“多不多”的問題,再考慮“好不好”“優不優”的問題。對標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持續加大“放管服”改革,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推行審慎包容的監管方式,深入開展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質環境。依托省屬大型企業,緊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特色農業、電子信息等重點領域,積極開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動,大力引進央企和大型民營企業在甘設立區域總部、功能總部、分支機構、制造基地。聚焦大宗消費品需求,以特色輕工、紡織和智能家居等為重點,引進一批填補市場空白和承接中東部產業轉移的優強企業。要促轉型提質量,讓市場主體強起來。以實施強工業行動為抓手,聚焦金川集團、白銀公司、酒鋼集團等大型企業,加大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力度,推動石化、冶金、建材、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涅槃重生、煥發生機。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供應鏈、金融鏈交互增值,促進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培育良好的產業生態。鞏固拓展國有企業改革成果,進一步調整國有經濟存量結構、優化增量投向,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組建新的企業集團,推動優勢產業資源互補與集中,努力培育一批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相契合的支柱企業,有效推動國有經濟布局結構不斷優化。要激發創新動能,讓市場主體“活”起來。一個地方的發展,既需要“頂天立地”的大企業,也需要“專精特新”的“單打冠軍”。以實施強科技行動為牽引,發揮我省科技資源比較優勢,實施隱形冠軍、小巨人、瞪羚、獨角獸企業培育工程,建立發現、培育、認定、扶持、監測工作體系,加大扶持獎勵力度,加快形成科技型中小企業“群星閃耀”的生動局面。借鑒發達地區的經驗做法,從“政策+資本+服務+載體”等多個層面,給予“專精特新”企業在基礎研發、成果轉化、產品配套、技改升級、場景開放、專利布局、資金融通、人才引進、空間規劃以及品牌塑造等方面的支持,切實用一流服務塑造一流生態、成就一流企業。
培育壯大市場主體,還需要各級領導干部擁有開闊的思維眼界和創新的進取精神,進一步學習市場知識、掌握資本運作、熟悉企業經營,順應市場規律,增強前瞻意識,把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與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有機結合起來,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敢闖敢試、主動作為,更好地推動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
(作者為省政府研究室發展改革研究處副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