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3-31
- 點擊:492
- 來源: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
正值中藥材收購高峰期,在漳縣殪虎橋鎮東橋村的幾家藥材收購合作社內,10余名農戶分揀、整理、扎捆,忙得不可開交。
“每天能有100多元的務工收入,自家農活也顧得上,一邊還能照顧老人和孩子,我感到很滿足。”殪虎橋鎮利民中藥材購銷農民專業合作社務工人員王彥香說,現在農閑時間合作社組織農戶收購中藥材,在家門口就能務工就業,貼補家用。原先農戶外出打工,根本顧不上家里。
近年來,殪虎橋鎮著力構建“黨支部+合作社+群眾”的產業發展格局,由政府引導,合作社主導,農民參與,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業,延長產業鏈條,進一步拓寬產業發展之路,帶動農村富余勞動力就地就近創業就業,以產業帶動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就業助農增收。
“在烏龍頭采摘和種植季節,最忙的時候我們合作社可以帶動附近閑散勞動力60余人就近務工,增加收入。”殪虎橋鎮雷公峽烏龍頭育苗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史連科說,前幾年他總結出了一套適應本地烏龍頭繁育的技術,從當初自家院子里的幾分試驗田,發展到了如今的240余畝栽植和育種基地。現在成立起合作社,發展壯大特色產業的同時,還能帶動群眾共同致富,穩定增加收入。
“家里老人年齡大了,孩子還要讀書,為了方便照顧孩子和老人,我沒選擇外出務工。現在在家門口的合作社就能務工,相比之前每年能多5000余元的收入。”務工群眾尤萬倉說。
家門口就業既解決了合作社季節性用工難問題,又讓農村富余勞動力利用農閑時間增收,發展了鄉村特色產業,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于曉明 通訊員 王希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