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8-17
- 點擊:33
- 來源: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范海瑞
夏末秋初,正是甘南大草原最美的時節。
8月15日,甘肅省“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小組行走在甘南,藍天白云下,大地宛如一張巨大的綠毯,從腳下蔓延,展現勃勃生機。
甘南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長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區、補給區,素有“高原之腎”和“中華水塔”之稱,也是國家首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
甘南,因生態而美,也因生態而興。甘南境內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97%,森林覆蓋率達到24.57%,濕地面積576.05萬畝,是全國五大牧區和九大重點林區之一。
如今,甘南上下正在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高原明珠熠熠生輝、活力綻放。
生態旅游大放異彩
從臨夏驅車一路向南,距離合作市區十來公里時,我們被路邊一片花海留住了腳步。
這片花海位于國道568線東側,屬于合作市卡加曼鄉博拉村,是合作市精心打造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之一,也是“秀美卡加·田園羚北”休閑娛樂區的核心區域。
“博拉村加快培育新興業態,精心打造河道景觀,積極開展生態綠化,構成了一道以‘花海·田園·藏家’為主題的亮麗風景線。”卡加曼鄉干部盧文瓊介紹說。
走進東更央啟莊園,這是一家典型的藏式民居,“外不見木而內不見石”是其最明顯的特征。這家莊園的經營者娘七合塔告訴記者,從2019年開始,他累計投資300多萬元打造了這個牧家樂,開張以后,每天都迎來大批游客,生意越來越好。
博拉村現有農牧戶31戶182人,今年博拉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將超過1.3萬元,農牧民生產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逐步走出了一條鄉風文明、生態宜居的鄉村振興之路。
臨潭縣城東南方向18公里處,坐落著羊永鎮孫家磨村,羊永河流經而過,國道G248線、G316線和省道S10卓合高速在此交會,是連接臨潭、卓尼和岷縣的“旱碼頭”。
優越的交通區位給孫家磨村發展鄉村旅游創造了條件。羊永鎮干部武術英介紹,今年以來,前來觀光和游玩的人數不斷攀升,村內農家樂、茶屋和民宿等新型經營業態正在逐步替代傳統的農耕和務工增收模式,群眾從出去掙錢轉變為回家創業。
在卓尼縣大峪溝景區,美麗的自然風光吸引了眾多游客休閑避暑。“截至7月底,全縣共接待游客136.54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7.07億元。”卓尼縣文旅服務中心主任楊虎說。
近年來,伴隨著臨合高速、王夏高速等重點公路項目全面建成,甘南全州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有力提升了游客旅游體驗,今年甘南文旅產業強勢回歸,步入了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牦牛乳業前景廣闊
甘南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是西北重要的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
走進位于合作市的甘肅省著名商標企業——甘肅燎原乳業集團,現代化的廠房內,一條條奶粉生產線快速運轉,一罐罐牦牛奶粉銷往全國各地。“當下正是牦牛產奶高峰期,我們正利用充足的奶源加緊生產。”燎原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小龍說。
甘肅燎原乳業集團前身是甘肅甘南乳品廠,是“一五”期間國家輕工業部定點的全國八大乳品企業之一,也是西北第一家乳制品“中華老字號”企業。經過60多年發展,現已成為集產品研發、乳品生產、奶牛養殖與繁育為一體的綜合性乳制品生產企業。
“公司與1.5萬戶牧民簽訂了長期奶源供應協議,有效帶動了牧民增收,推動了甘南牦牛乳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朱小龍說。
近年來,甘南州依托甘南牦牛地理標志品牌和“中國牦牛乳都”品牌,突出有機、綠色、無污染特質,實施牦牛產業效益提升計劃和全鏈條突破行動,培育牦牛肉、牦牛乳鏈主企業,建立甘南牦牛肉、牦牛乳標準體系,推出一批“甘南字號”的牦牛產品,把甘南打造成青藏高原牦牛肉、牦牛乳高端加工生產基地和產品集散中心,實現牦牛資源大州向牦牛產業強州轉變。
食用菌產業方興未艾
甘南是我國生物多樣性的活標本庫,蘊藏著極其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也是食用菌產業發展的理想之地。
走進卓尼縣,記者看到,道路兩側搭建起了一座座溫室大棚,棚內一株株菌棒整齊排列,菌棒上密密麻麻長滿了木耳,當地農民正在忙著采摘晾曬,打包裝箱運往全國各地。
納浪鎮納浪村集中分布著幾十座溫室大棚,棚內黑木耳長勢喜人。“我們經過調查研究、技術論證、反復試驗,探索推廣了‘春木耳+秋木耳+冬季羊肚菌’‘黑木耳+高原夏菜+冬季羊肚菌’的一年三茬兩種輪作模式,將低溫型食用菌和高溫型食用菌錯季種植,實現了周年栽培生產,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卓尼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盧勇說。
卓尼縣采取“政府+科研院所+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學研融合發展模式,多方籌資6.5億元,在納浪、木耳、柳林等鄉鎮實施食用菌示范基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建設黑木耳標準化栽培大棚4000多座、菌袋生產基地兩處、冷鏈物流及交易市場各一處,食用菌產業蓬勃發展。
“卓尼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宜真菌類生物生長,栽培的食用菌品相好、肉質厚、蛋白質含量高,富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及礦物質等營養物質,口感鮮美,市場前景廣闊。”卓尼縣美石菇源生態農業科技公司負責人姜寶說。
近年來,卓尼縣緊抓打造“五無甘南”和創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機遇,全力推進食用菌、高原夏菜、青稞、油菜等產業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成為助農增收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