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12-13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安東
一場小雪,讓甘谷縣謝家灣鄉的馬窯村披上了銀裝。剛剛獲得了全國免套袋蘋果特等獎的村民何小龍站在果園里,向大家講述自己種植“天汪一號”花牛蘋果的獲獎經歷,言語間充滿了自豪。
從2017年至今,何小龍種植的花牛蘋果先后獲得了天水市花牛蘋果大獎賽金獎、銀獎、優秀獎等5項榮譽,讓何小龍和馬窯村的花牛蘋果知名度大幅提高。
馬窯村是謝家灣鄉的蘋果主產區,蘋果種植面積超1300畝。從2013年大規模種植蘋果開始,馬窯村聯系果樹專家到村里授課培訓,在提高全村蘋果種植技術水平的同時,大力發展盛果、憨果果等蘋果種植合作社,規范化科學種植、品牌化對外銷售,蘋果已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
“我們合作社一共種了150畝蘋果,主要種植花牛‘天汪一號’和紅富士,有中熟、晚熟品種,能夠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馬窯村憨果果合作社負責人陳新龍說,在政府扶持下,果園全部搭建了防雹網,極大提升了果樹抗災能力。加上今年雨水充沛,蘋果產量高、品質好,畝產可達3000多斤,可收入150多萬元。
謝家灣鄉是甘谷縣重要的蘋果種植基地,目前全鄉蘋果種植面積達1萬多畝。蘋果良好的收益也讓鄉上下定決心大力推動低產果園改造。
2022年入冬后,謝家灣鄉在自坪、轉地等5個村改造低產果園1200畝;2023年,在新集流域永豐、汪坪等4個村實施低產果園改造960畝,把新集流域打造成全縣最大集中連片低產果園改造示范區。
得益于此,2023年,天水市秋冬季果園改造提升及防災減災設施建設現場推進會選在謝家灣鄉召開。2024年,謝家灣鄉又被評為全市果園改造提升和防災減災設施建設先進鄉鎮。
為了讓實施果園改造的果農早點見效益,保證收入不斷檔,鄉村兩級在選擇樹種的時候,集中采購了樹齡稍大的花牛新品種“瑪斯特紅蛇”“天汪一號”等,并動員群眾在果樹行間套種辣椒、馬鈴薯等經濟作物,努力保障群眾收入。
在第一期實施低產果園改造的自坪、轉地等村,低產果園改造的效果初步顯現。自坪村果農張平吉說:“目前我改造了4畝果園,根據今年的行情,新品種要比老品種價格高不少,我干勁十足。”
新集流域低產果園的成功改造,讓謝家灣鄉其他區域也加快了繼續改造低產果園的步伐。最近,年家灣村的鄉村干部正在入戶動員、實地察看,準備對村里的600多畝老舊果園進行改造。
有了新集流域低產果園改造的成功經驗,年家灣村黨支部書記金爭光的組織動員工作變得順暢多了,果農都很配合。“我們計劃從現在開始,陸續組織果農挖老舊果樹、平整土地,明春選定樹苗后,統一組織栽種。”
謝家灣鄉鄉長王云平表示,改造低產果園僅僅是推動蘋果主導產業提質增效的一項具體措施。定期開展果園管理技術培訓,建設果業全產業鏈和高質高效蘋果示范園,持續推進蘋果標準化生產、品牌化建設,謝家灣鄉蘋果產業發展的步伐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