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12-20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岷縣融媒體中心
冬日的岷縣中寨鎮紅崖村,冬閑人不閑。藥農們利用晴好天氣,晾曬采挖的當歸、黃芪、黨參等中藥材。
岷縣暢通中藥材種植購銷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郭小成正和工人一起晾曬藥材。合作社主要從事中藥材種植、加工、銷售,年營業額達1000多萬元,帶動周邊群眾穩定就業15人。
“為了讓大家放心種藥材,我們與農戶建立了聯農帶農機制,簽訂了收購協議。我們還要擴大中藥材加工規模,帶動更多的群眾增產增收,大家富了才算富哩!”郭小成說。
“家里的藥材都收拾完了,自己有手藝,到這兒來打工還能再掙點錢!”中寨鎮紅崖村村民藺來生樂呵呵地說。
紅崖村積極探索推行“黨組織+企業+農戶”共富模式,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全村種植中藥材3200余畝,產值5000萬元,并通過黨支部領辦、企業投資,成立中藥材合作社2家,吸納本村群眾50余人就業,帶動當地群眾人均年增收2萬元。
近年來,岷縣依托中藥材產業,立足全產業鏈用工需求,以帶動群眾就業增收為目標,創新推進“岷歸藥工”勞務品牌建設。2024年7月,“岷歸藥工”被定西市人社局認定為市級勞務品牌;12月,被省人社廳認定為“省級勞務品牌”,并亮相全國勞務協作暨勞務品牌發展大會。
隨著中藥材晾曬進入尾聲,秦許鄉上阿陽村家家戶戶拉開了“當歸佛手片”加工的序幕,清洗、蒸制、壓制、刨皮、切片……藥工們熟練地進行著每一道工序。
“全村126戶群眾,其中有60多戶進行‘當歸佛手片’加工銷售,帶動周邊群眾300余人實現就地就近務工。”岷縣秦許鄉上阿陽村黨支部書記於文明告訴記者。
秦許鄉依托“當歸佛手片”加工傳統,大力發展“當歸佛手片”庭院經濟,切實將農家小院的“手工活”培養成增加收入的“金飯碗”。如今,該村近一半群眾通過“岷歸藥工”培訓實現就近就業,人均年增收3萬元以上。
岷縣探索“強村帶動、村企攜手、一工一特”模式,在閑置房屋、資金等資源集中的村推行“岷歸藥工”勞務品牌建設,通過“企業發包至村集體,村集體轉包至村民”的方式,在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為閑散勞動力找到致富門路。
全縣各鄉鎮創新加工產品“上門回收”機制,通過實行“企業派單—居家制作—上門回收”一條龍服務,進一步暢通“岷歸藥工”供需鏈。
岷縣御歸堂中藥材有限公司是岷縣較大規模的GMP當歸等中藥飲片生產企業,產品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地。
“我們現在員工大概有300人,人均年收入4萬元左右,每月的訂單量大概40至50單,年銷售額2億元左右。”岷縣御歸堂中藥材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偉告訴記者。
岷縣聚焦農牧區勞動力、脫貧人口等群眾需求,以全縣359個網格為抓手,創新編制就業“戶口簿”,積極銜接企業合作社,探索構建“培訓+評價+招聘+就業”閉環服務,為“岷歸藥工”推薦優質勞動資源,同時還開拓縣外組織輸轉新渠道,穩定用工規模,打造“岷歸藥工”勞務金字招牌,讓“岷歸藥工”端穩致富“金飯碗”。
岷縣十里鎮村民王銀堂,參加了幾期縣勞務辦組織的“岷歸藥工”培訓,掌握了一系列中藥材加工技術后到企業務工,勤勞肯干的他如今收入增加了不少。“基本工資5000元,收入不錯,我也學到了很多技術。”王銀堂笑著說。
截至目前,岷縣共開展“岷歸藥工”培訓推介活動150多場次、覆蓋10萬余人次,帶動18個鄉鎮200多個村17.36萬名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占全縣勞動力的69%,每戶家庭年創收3萬元以上。
岷縣人社局黨組成員、縣勞務辦主任王永賢介紹,岷縣將堅持以農村脫貧勞動力為重點,采取“現場講授+實操演練+案例分析”的模式,開展訂單式、靶向式、嵌入式技能培訓,發展好、保護好、利用好具有鮮明地域特色、過硬技能特征、良好用戶口碑的“岷歸藥工”勞務品牌,不斷提升群眾就業增收能力。
(曲婷婷?賈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