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7-17
- 點擊:0
- 來源:隴南日報
據隴南日報西和報道(通訊員鞏凡)“產業興、鄉村興、產業旺、農民富”。近年來,西和縣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優勢,把馬鈴薯產業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生產和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產業來抓,不斷規范和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大力推進馬鈴薯種植規模化、布局區域化、生產標準化,馬鈴薯產業取得長足發展。
在何壩鎮民旺馬鈴薯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一層層臺架整齊排列,一個個玻璃瓶擺放其中,瓶里馬鈴薯脫毒苗綠芽嬌嫩。組培室里,工作人員“全副武裝”,身著白大褂、戴著帽子和口罩,在潔凈的操作臺上,手持鑷子,小心翼翼地將瓶苗進行莖尖剝離脫毒操作。連棟溫室的苗床上,馬鈴薯苗綠意盎然,揭開苗床下的幕布,水霧潮濕,露出纖毫分明的白色根須,吊掛著一顆顆原原種。
民旺馬鈴薯采用馬鈴薯微型薯(原原種)“霧培法”生產技術,相比以前的栽培方法,“霧培法”生產技術優勢明顯,它采用智能化溫室監控、全程無土化栽培等方式,實現了馬鈴薯原原種的溫、水、肥“三控”精準化、自動化,提高了微型薯的繁殖系數,周期短,可控性強,成功打破了西和縣馬鈴薯微型薯生產上的長久瓶頸,為馬鈴薯大規模種植提供了有力保障。
西和縣堅持把馬鈴薯產業作為第一主導產業強力推進,以打造千萬畝馬鈴薯產業園區為目標,以打造種薯之鄉、加工薯基地、主食化園區為重點,精準培育、引進馬鈴薯專業品種,堅持“黨建+”引領,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延長產業鏈條,整合優勢資源,推動馬鈴薯加工企業,扶持龍頭加工企業加快技術更新、設備改造和產品開發,促進馬鈴薯產業全鏈條化發展,現已初步形成了產業鏈完整的加工產業集群,有效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目前,西和縣22萬畝馬鈴薯長勢良好靜待豐收。這顆曾經的“土疙瘩”,正通過科技賦能、鏈條延伸和模式創新,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中孕育著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