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8-15
- 來源:隴南日報
據隴南日報報道(記者羅艷)今年以來,我市大力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講活動,市委農辦會同相關部門“五式”聯動凝聚強大合力,為農民送政策技術資金,幫辦實事,持續提升農民群眾的滿意度,提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的信心決心。
“下沉式”推廣農業科技,穩糧保供給。農業農村等部門組織農民群眾開展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特色山地農業提質增效行動和畜牧業“1453”增量行動,今年上半年,全市一產增加值30億元,增長6.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19元,增長6.2%,增速快于城鎮居民。
“滴灌式”鞏固脫貧成果,全力防返貧。聚焦國家和省級考核評估反饋問題清單,扎實制定整改方案,開展全省“抓整改、補短板、促提升”行動及全市“守底線、提質效、促發展”八項行動,抓培訓促監測,嚴管理強幫扶,落政策固成果,確保過渡期圓滿收官。
“沉浸式”繁榮鄉村文化,易俗樹新風。宣傳、文廣旅、體育、婦聯等部門順應農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組織巡回宣講,傳承農耕文化,舉辦體育賽事,開展紅色教育,合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理論宣講、文化體育及紅色教育等活動,不斷統一農民群眾的思想共識,凝聚奮發向上的時代力量。
“引領式”提升鄉村建設,強基促和美。組織等部門深入實施“一強三引領”農村基層組織整體提升三年行動和民事直說賦能行動,農業農村部門持續建設和美鄉村,不斷提升鄉村建設和治理水平。
“預防式”建設平安鄉村,和諧保安寧。政法、公安、司法等部門把法治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積極建設法治鄉村、平安鄉村、和諧鄉村,充分利用各村鎮節會、集市等人群聚集時間,在廣大農村開展民法典“進鄉村”活動,圍繞婦女維權、消費維權、交通安全、國家安全教育等主題開展普法宣傳;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進平安建設網格化服務管理,優化調整并劃分網格3896個、配備專職網格員3896人,形成市縣鄉村四級聯動;開展第22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舉辦“石榴籽”主題活動70余場次,開展農資打假行動,嚴打涉農違法行為,全面排查農業領域安全隱患,遏制各類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