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9-01
- 來源:隴東報
環縣演武鄉黃家山村村民謝艷給馬鈴薯鋤草。?慶陽融媒記者?喬潔?攝
?據隴東報報道(慶陽融媒記者喬潔)近日,記者走進環縣演武鄉,只見連片的玉米挺拔茁壯、蕎麥花開四野、辣椒紅綠相間、糜谷穗粒漸滿,村民忙著進行秋糧田間管理,一幅豐收畫卷正徐徐展開。
在黃家山村,村民謝艷正和家人一起忙著為十幾畝大豆玉米鋤草。“再過1個月,大豆就可以收了,以前擔心復種長勢不好,現在看來,復種既保證了玉米不減產,還能多收一季大豆,一地雙收。”謝艷說。
據了解,大豆玉米套種能夠充分利用光熱資源,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同時減少水分蒸發,是應對干旱的有效措施。今年,演武鄉重點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累計復種4000畝。
在楊家洼村,村民王應宏帶著妻子和兒子在辣椒種植基地鋤草。“這是首次嘗試種植辣椒,比想象中好很多。”王應宏說,再過半個月辣椒就可以陸續采摘了。
演武鄉鄉長李建琨介紹,今年,演武鄉共種植玉米、豆類、馬鈴薯、糜子等秋糧近7萬畝,瓜菜、中藥材等近5000畝。時下,正值秋糧作物產量形成的關鍵期,演武鄉多措并舉,全力抓好以病蟲害防治、施肥補養為重點的田間管理工作,為秋糧穩產打下堅實基礎。
在穩住糧食安全基本盤的同時,演武鄉立足資源稟賦,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推動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讓農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
曳郭咀村村民肖登寶已經養蜂六七年了,記者在他家院子看到,13個蜂箱一排排整齊地擺放著,蜂箱入口處的蜜蜂進進出出。“我們一年采收3次蜂蜜,大概300斤,全是天然成熟蜂蜜,產量高、純度高,不愁賣。”肖登寶說,農忙之外經營,每年還能多一兩萬元的收入,心里和吃了蜜一樣甜。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演武鄉圍繞“三元雙向”循環農業模式,堅持以草羊產業為主導,統籌推進特色優勢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構建“一主多副”的產業格局。下一步,演武鄉將繼續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不斷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鞏固提升糧食生產能力。同時,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品牌,延長產業鏈條,讓特色產業釋放更大的增值效益,真正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