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07-18
- 點擊:1143
- 來源:甘肅日報
靜寧縣委書記?何鵬峰
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科學謀劃了未來五年甘肅發展的戰略路徑,實景描繪了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的宏偉藍圖,為今后全省各項事業發展錨定了目標、指明了方向。靜寧縣將深入學習貫徹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搶抓全省實施“四強”行動、構建“一核三帶”發展格局的重大機遇,自覺在全省發展大局中找準坐標、找準定位,凝心聚力實干、奮進爭先崛起,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實際、彰顯特色的“強縣域”之路,在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的壯闊征程中扛起靜寧擔當、交出靜寧答卷、貢獻靜寧力量。
突出產業升級,促進全鏈條提質。省黨代會報告指出,要把彰顯功能、促進轉型、放大特色有機統籌起來,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激發實體經濟活力,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和百億級園區,提高產業質量和綜合競爭力。我們將按照農業優先型、工業主導型發展定位,深入推進產業體系構建行動,積極培育鏈主企業、組建產業聯盟、共建產業平臺,提升靜寧蘋果、平涼紅牛、特色蔬菜、綠色建材及制造、文旅康養、生態環保六條重點產業鏈發展水平,加快建設中國優質蘋果生產基地、全國優質肉牛生產繁育基地、全省農副產品營銷加工基地、六盤山西麓工業商貿物流基地。緊緊扭住蘋果這一優勢產業,堅持品種、品質、品牌“三品”齊抓,綠色化、規模化、標準化“三化”并進,著力構建優質種苗、高端基地、儲藏分揀、電商銷售、外向加工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加快中國優質蘋果生產加工基地、中國蘋果國際交易中心等“一基地六中心”建設,持續擦亮打響“靜寧蘋果”品牌。
突出項目帶動,促進全環節挖潛。省黨代會報告指出,要更加注重固強補弱、蓄勢賦能,讓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不斷盤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質量、增強能量、做大總量,努力實現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我們將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增強發展后勁的主要抓手,緊盯中東部產業轉移和周邊大城市產業功能外溢,加強新興產業、基礎設施等領域優質項目謀劃儲備,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方法,積極爭取,精準對接,確保每年落地實施500萬元以上項目100項以上。落實“六個一”清單管理和“三個一”包抓責任制,加快推動引洮供水二期配套、村組道路硬化等打基礎、補短板、利長遠項目建成投用,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深入挖掘地緣、親緣、人緣優勢,扎實推進“歸雁工程”,鼓勵支持有能力、有意愿的外出人員返鄉創業、發展產業、帶動就業。
突出城鄉統籌,促進全縣域融合。省黨代會報告指出,要統籌現實需要和前瞻布局,精準補短板、強弱項,著力優化基礎設施網絡、結構、功能和發展模式,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安全效益相統一。我們將認真落實《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深入實施文明城市創建暨城市更新行動,加快棚戶區改造攻堅清零,加強道路、市場、停車場等公共設施建設,增強城區承載能力。樹立經營城鎮理念,立足文化稟賦、資源優勢、產業基礎,加快蘋果小鎮、文化小鎮、商貿小鎮、旅游小鎮等特色小鎮建設,打造特色鮮明、環境優美、宜業宜居的重點小城鎮。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完善農村路、水、電、氣、暖、訊等基礎設施,深入開展污水、垃圾治理,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
突出民生改善,促進全覆蓋共享。省黨代會報告指出,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入實施民生工程,加大投入辦好民生實事,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發展實績更有溫度,讓惠民答卷更有厚度。我們將把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最大的民生福祉,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積極構建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生態經濟體系,筑牢六盤山西麓生態安全屏障。抓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工程,大力措辦惠民實事,加快科教文衛事業發展,做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慎終如始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強化各領域安全生產監管,妥善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突出黨建引領,促進全方位發展。省黨代會報告指出,建設新甘肅、開創新局面,關鍵在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我們將牢牢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黨的領導落實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保障高質量發展。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持續強化理論武裝,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增強黨員干部政治“三力”,確保中央和省、市各項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實。統籌抓好各領域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農村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堅定不移正風肅紀,鞏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