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3-02
- 點擊:331
- 來源:甘肅日報
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焦石
2023年,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省委十四屆二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把開展“三抓三促”行動與全省“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緊密結合,在學習上下功夫、在執行上鉚足勁、在效能上見真章,進一步激發經營主體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經營主體培育、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強監管、轉作風、提效能,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更好的市場環境。
一是聚焦“準入”,持續優化便捷高效的市場準入環境。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實現開辦全流程壓減至1個環節、1個工作日;積極為多個經營主體實行集群注冊,進一步釋放經營場所場地資源,降低創業門檻和經營成本。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加大“照后減證”和簡化審批力度,取消部分許可事項的現場審查,食品生產許可延續換證、檢測機構資質認證延續、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增加同類單元產品品種,在生產條件、工藝未發生變化的情形下,由企業自我聲明承諾,免現場審查直接發證。加快推進“智能審批”系統建設和應用,以數字政府建設為契機,整合“一網通辦”服務平臺、全程無紙化登記系統、個體工商戶“秒批”系統功能,進一步提高辦事便利度和體驗感。牽頭推動實施好經營主體培育“五轉”工程,力爭全省新增個體工商戶20萬戶、個體工商戶轉企7000戶。
二是聚焦“消費”,積極營造安全放心的市場消費環境。扎實開展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緊盯食品生產薄弱環節和風險隱患,聚焦抽檢不合格以及投訴舉報問題較多的企業,采取明察暗訪、飛行檢查、網上巡查等方式查找風險隱患,建立整改臺賬,逐條督促,對賬銷號,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領域風險。大力推進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專班指導蘭州市、嘉峪關市一季度完成第三批示范城市國家驗收。指導酒泉市、平涼市認真做好下半年迎接國家第四批示范城市創建驗收,年內做好中期評估。加強價格監管執法,即接即辦群眾消費投訴,并及時反饋和向社會公示;緊盯旅游和節日市場,嚴厲打擊不明碼標價、串通漲價和哄抬物價違法行為。持續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治理,重點整治教育、醫療、金融、交通運輸、水電氣暖行業違規涉企收費問題;加強對行業協會、中介機構涉企收費檢查監督。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虛假宣傳、涉疫物資質量違法、食品中非法添加等問題,強化行刑銜接,曝光典型案例,釋放震懾效應;深入開展檢驗檢測市場治理,重拳懲治檢測機構造假問題,加強從業人員廉政教育和監督管理;加強對認證機構和獲證產品的規范管理,防止未經認證或證書失效產品流入市場。
三是聚焦“競爭”,依法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開展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突出公用事業、醫藥、建材、汽車、日用消費品等重點領域,集中查處典型壟斷案件。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制度落實情況的評估檢查,組織對17個省級部門和7個市(州)政府公平競爭審查制度落實情況進行第三方評估。今年上半年實現對27個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和所有市(州)政府全覆蓋。落實平臺企業合規管理主體責任,按照可操作、可實現、可檢查原則,督促指導平臺健全合規管理組織架構,完善合規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持續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充實完善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抽查事項清單,完善監管和檢查實施清單,做到“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事項全覆蓋,部門聯合抽查常態化。加大重點領域整治力度,持續深化“雙打”、商品過度包裝綜合治理、“長江禁捕、打非斷鏈”行動、反食品浪費專項整治、市場流通領域掃黑除惡、“掃黃打非”和養老詐騙專項行動。
四是聚焦“質量”,努力打造特色鮮明的市場拓展環境。開展中小微企業質量技術幫扶“提質強企”行動,在市場監管部門建立產品質量技術幫扶專家庫,通過市場調查、專業檢測和管理培訓等方式,實施“一品一策”“一企一策”,指導幫助中小微企業提升質量水平。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深入實施“強科技”行動,積極申報建設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進一步健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全鏈條機制,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推進知識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加強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優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網點布局,深化知識產權服務專區功能建設,建設一批知識產權專題數據庫。深入推進商標專利成果轉化,大力挖掘省內特色優勢產業,加快“隴字號”品牌培育工作進度,推動我省名優特產品“走出去”,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力爭達到1.66件。更大力度推進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核準改革試點工作,在已有120家的基礎上,今年新增核準專用標志使用企業100家。
五是聚焦“安全”,著力營造穩定持續向好的市場安全環境。突出做好電梯安全監管,將全省8.9萬余臺在用直梯百分之百納入應急處置監管平臺,實現即時接警、即時處置。加強對農家樂、小飯桌和外賣平臺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緊盯高等院校、養老托育機構,進一步厘清食品安全日常監管責任,督促配備配齊食品安全總監和食品安全員。以落實校園食品安全校長負責制和供餐單位主體責任為重點,以強化監管措施和創新監管方式為抓手,不斷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嚴守校園食品安全底線。全力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工作,定期開展網上巡查并進行通報,督促各地強化“隴上食安”一體化智慧監管平臺應用,進一步提升全省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智慧化管理水平。緊盯重點防范化解風險隱患,全力做好嬰幼兒食品、兒童玩具、棉紡用品、涉老產品及殘疾人用品等質量安全監管,加大檢查抽檢力度;進一步強化對學校、醫院、景區、化工園區等重點場所中電梯、高風險大型游樂設施等特種設備的風險隱患排查;對藥品、疫苗、食鹽、危險化學品、電線電纜等重點產品,綜合運用事前準入、日常監管、專項檢查等手段,全面排查消除質量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