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3-02
- 點擊:309
- 來源:張掖日報
程莉?安自軍
臨澤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省市縣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三新一高”,搶抓全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機遇,緊扣農業優先型功能定位,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扎實推進現代農業發展、鄉村建設行動、農業農村改革等重點工作,成功入圍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入選2022年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單位,有力促進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
糧食生產安全有效保障
小麥播種面積幅度變寬,套種玉米植株株距變密。在臨澤縣糧食生產集成技術綜合示范點小麥新品種及小麥玉米寬幅帶田示范基地,帶田種植模式與此前種植有著很大區別。
“縣農技中心提供新品種、新技術,麥子1畝地能打450至500公斤,寬幅帶田套種模式有利于機械化收割,1畝地凈落2000塊錢,農民種糧積極性大大提高。”鴨暖鎮古寨村村民黨興虎說。
該縣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加強摞荒地整治,強化耕地用途管控,耕地“非糧化”“非農化”得到有效遏制。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建水肥一體化高標準農田2.56萬畝。大力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引進隴春30、隴春41等小麥新品種9個,推廣“糧+糧”“糧+菜”“糧+糧+菜”等多種間作套種模式,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去年,全縣落實糧食種植面積40.64萬畝,其中小麥、稻谷等口糧田2.04萬畝,制種玉米29.45萬畝,預計糧食產量突破18萬噸。
特色優勢產業蓬勃發展
時下,走進倪家營鎮高莊灘萬頭肉牛養殖生態示范園區,一棟棟標準化、規模化的養牛小區展現在人們眼前,小區內養殖戶們正在運草、鍘草、攪拌、投喂、清圈……一片繁忙景象。
“為進一步壯大牛產業規模,夯實牛產業發展根基,我們把‘倪’字號肉牛作為特色農產品優勢產業、鎮域經濟重點產業、鄉村振興支柱產業,進一步提升肉牛產業市場競爭力,繼續打造出支撐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新動能,不斷促進‘倪’字號牛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倪家營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梁鑫說。
該縣大力實施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依托新一輪玉米制種大縣獎勵政策,全面推行玉米制種基地資源市場化競爭性配置,加快推進玉米制種產業營收本地化,為31家制種企業配置優質基地29.45萬畝,規劃新建、改擴建跨區域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場區17個,全縣豬、牛、羊飼養量分別達到18.9萬頭、27.4萬頭、59萬只,建成綠色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1.2萬畝,種植優質蔬菜13.81萬畝,預計蔬菜總產量46.8萬噸,實現產值14.2億元。扎實推進設施蔬菜產業集群、藍莓基地建設等項目,去年生產各類食用菌1.25萬噸,精深加工食用菌及果蔬1150噸,實現產值5.25億元。
現代農業體系逐步完善
春日的清晨依舊寒意陣陣,而新華鎮新柳村白菜種植基地卻早已熱鬧起來,一棵棵大白菜個大飽滿、長勢喜人,菜農們砍菜、精揀、裝袋、裝車,一項項采收工作有序進行。
據該村黨支部書記程彪介紹,近年來新柳村積極引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落地種植水果玉米、白菜、甘藍等特色產業,通過以土地流轉和勞動力就近就業等方式帶動農戶增收,實現企業用工與群眾就業“雙保障”。
該縣加大農業經營主體引培提升力度,積極申報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家,新認定縣級示范性專業合作社15家、縣級示范性家庭農場16家,推薦申報省級示范社農民專業合作社5家、國家級農民合作社2家。圍繞玉米制種、蔬菜種植等主導產業,推行農事操作全程機械化,建成“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一站式服務中心7個,推廣適用全程機械化農機具1200余臺(套),全縣主要農作物生產綜合機械化率達85%以上。推廣倪家營鎮“田保姆”、平川鎮“田保保”等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運行模式,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23個,全縣單環節、多環節、全程生產托管服務面積達35萬畝以上。認真開展品牌創建行動,新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8個,有5家企業商標品牌納入“甘味”農產品品牌目錄。
鄉村建設行動穩步推進
走進鴨暖鎮屯泉小鎮鄉村振興綜合體,小橋流水,白墻青瓦;坐看麻鴨戲水,閑聽兒童嬉鬧……隨意打卡一處角落,看到的都是一幅美麗和諧的鄉村新圖景。隨著省級鄉村建設示范鎮村創建深入推進,“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農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小屯片區土地鹽堿程度嚴重,房屋受此影響,一輩人有修3次房子的。近年來,政府在原小屯街修建屯泉小鎮,我也在鎮上買了一套房,這里環境優美,和城里沒什么區別。”住戶杜曉金說。
該縣用足用好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優先支持關聯度高且廣泛聯農帶農產業類項目和集聚類基地設施配套項目,中央省市縣下撥資金14759萬元,實施項目81個,其中:產業類項目38個8211萬元,鄉村建設類項目37個5841.6萬元。深入推進鄉村建設示范創建,完成58個村莊規劃編制任務,緊盯鄉村建設三大類23項指標,投入資金7.97億元,硬化道路23.26公里,架設路燈295盞,敷設污水管網62公里,建成投運日處理400立方米的污水處理廠5個,高質量完成1個省級示范鎮、2個市級示范鎮和30個省市級示范村創建任務。縱深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扎實開展“三大革命”“六大行動”,完成改廁2530戶,風貌改造1770戶,新建高質量住房示范點10個328戶,創建高質量“清潔村莊”5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