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3-03-21
- 點擊:335
- 來源:甘肅日報
鄧生菊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重點圍繞為經濟發展“賦能”,大力推動工業走放大優勢、拓存創增的路子。落實這一要求,我們就必須充分發揮制造業在產業興省、工業強省中的基礎性作用,著力加強工業主體——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
推進制造業“三化”轉型,培育壯大高科技產業發展。一是要推進傳統產業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發展。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裝備制造、建材輕紡、食品加工等領域,圍繞產品結構優化、價值鏈提升、節能降耗、增產提效等,促進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在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的綜合集成應用,加強技術創新、工藝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增強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產品的研發能力,推動傳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二是要培育新興高科技產業發展。依托蘭州新區、國家級和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各類開發園區,重點選擇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新興產業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前景好和質量效益佳的高科技企業。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綜合運用科研項目資助、貸款貼息、以獎代補等方式,培育細分領域“行業小巨人”。
增強制造業結構的韌性,發揮優勢促進輕工業發展。發揮甘肅省自然條件復雜多樣、特色農產品品類豐富的優勢,依托現有骨干企業和產業基礎,加強新產品研發,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加強品牌培育、形象塑造和市場拓展,著力發展農副產品、食品飲料、釀酒等精深加工業;發揮隴南、定西等地中藥材優勢,發展生物醫藥和中醫藥加工業;發揮三毛集團公司等的產業基礎優勢,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發揮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多樣,民族食品和工藝品等發展歷史悠久的優勢,發展特色食品、創意手工藝品和民族服裝制造業;發揮甘肅玉米、苜蓿草和秸稈等豐富的優勢,發展飼料加工業等。
加快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著力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一是要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以石化通用裝備、新能源裝備、電工電器裝備、高檔數控機床、節能環保裝備、農機裝備、信息技術產業、生物醫藥和高性能醫療器械、新材料、有色金屬深加工等為重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策略,增強制造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提升科技創新對制造業發展的貢獻率。支持創新型企業自建或共建研發機構,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二是要突出制度創新加力。要通過完善體制機制高效整合創新要素,以科研成果獎補、科研儀器設備共享、支持科研項目合作、鼓勵共建技術研發轉化平臺和技術創新聯盟等制度創新,鼓勵企業以市場為導向,完善多元化合作方式和投入機制,發揮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基礎理論及專業優勢,及時對接企業市場需求,加速研發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要引進有實力的投資企業在我省投資興業,或與省內傳統優勢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或參與產能過剩工藝落后經營不善企業的改制重組,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更好適應市場需求的提檔升級。
構建綠色循環產業體系,加快轉變制造業發展方式。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遵循“雙碳”目標要求,以高能耗、高污染、高碳排放產業為重點,推動工業發展方式實現根本性轉變,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發展道路。要著力優化制造業的行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推動低效過剩產能退出,開展不新增產能的產能置換及節能降碳增效清潔循環化技術研發與技術改造,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生產設備,提高資源、能源、中間副產品、廢水廢渣廢氣廢液等的資源化利用水平,加快形成綠色循環產業體系。
加強制造業發展策略謀劃,爭取國家層面更多支持。甘肅省有較好的資源稟賦和制造業基礎,應充分挖掘發展潛力和新增長點,強化前瞻性策略性謀劃,并爭取得到國家層面更多支持。如,凹凸棒石是重要的戰略性資源。甘肅是我國凹凸棒石的主要分布地之一。可積極對接國家相關部門,從國家層面對甘肅凹凸棒石的空間分布、儲量品位等開展全面詳細的普查,明確凹凸棒石粘土礦有序勘查開發的制度規范和有序利用規劃,爭取國家支持建設重點實驗室,將凹凸棒石開發利用與產業高質量發展相銜接,鼓勵引導地方政府發展凹凸棒石產業。
作者為省社會科學院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