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7-30
- 點擊:0
- 來源:甘肅日報
趙華
農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新質生產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能夠優化資源配置,加強產業急需、先進適用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推廣,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從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重要著力點推動農業生產力不斷進步,推動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對于我省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推動政策落實落細。從農業生產、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創新、農業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為農業新質生產力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推動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制定和修訂一系列與農業新質生產力及農業現代化發展相適應的政策,確保政策之間的協調性和連貫性。優化制定科技創新政策,鼓勵和支持農業科技創新,推動農業技術的升級換代。提升農村基層治理能力,筑牢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基礎。加強政策實施的監督和評估,確保政策的有效實施和落地。
促進農業全產業鏈提檔升級。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致力于推動農業全產業鏈的現代化進程,努力提升農業價值鏈的增值空間,構筑特色農產品精細加工與增值的創新體系,強化品牌打造與市場開發體系,培育多元化的產業集群。同步推進農業與第二、第三產業的深度融合,實現產業間的協同發展,形成高效的新質生產力業態。
強化農業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加速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現代化發展進程,推動傳統小農戶向現代農業經營主體轉變。進一步強化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確保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獲得全面、高效的服務,實現多元化健康發展,推動農業現代化的可持續發展。
培育高素質農業人才。加強人才培養、提升農業從業者素質,是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的關鍵。應根據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繼續完善農業教育和培訓體系,不斷更新培訓內容,強化與生產實踐深度融合,開展好農業職業教育、農民技能培訓、農業技術推廣等,鼓勵和支持農業從業者參加各種農業培訓和技能提升課程,提高專業技能和素質。通過優惠政策、提高待遇等方式,吸引和留住農業領域的優秀人才,進一步鼓勵農業科研人員創新研究,推動農業科技的進步。建立激勵機制,表彰獎勵在農業生產、科研創新和技術推廣領域作出杰出貢獻的個人和團隊,激發其工作熱情和創造力。
深化科技賦能。繼續加大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力度,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如智能農業、精準農業、生態農業等,進一步引導科技成果向農業生產實踐轉化。打造農業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體系,研發優質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機具,提高農業科技供給水平,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增強農業發展新動能。圍繞鄉村振興科技需求,加強現代農業生產、裝備制造、環境整治、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技術研發,建立農村科技綜合服務與技術推廣體系、專業化農業技術轉移服務體系,促進科技要素向農業農村匯聚。
加快農業數字化轉型。要加快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升級與改造,建立農業數字化管理平臺,包括農業物聯網、農業大數據、農業電子商務等,為農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創新信息技術手段,對農業生產、管理、經營等全過程進行數字化改造,通過智能化和精準化技術的應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升農產品質量,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建立農業數字化服務體系,為農民提供數字化農業技術咨詢、培訓、推廣等服務,推動數字化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
推動智慧農業發展。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探索發展智慧農業的應用場景和整體方案。比如,可鼓勵和引導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數字化水平高、種植養殖效益高、資金實力和運營能力強的企業加快發展智慧農業,也可分行業、分區域建設一批高水平的智慧農場、智慧牧場、智慧漁場等,打造智慧農業創新應用基地,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案例。通過示范引領、輻射帶動,以點帶面推進智慧農業發展。加強現代農業科技推廣應用,實現農業管理的無人化、自動化、智能化。
作者單位:甘肅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