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09-23
- 來源:張掖日報
張掖日報記者?陳海?黃學超
實習生?李子儒
金秋時節,位于高臺縣南華工業園區的甘肅AI智算高科技產業園項目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一臺臺挖掘機揮舞著巨大的機械臂不停作業,工人們忙著切割加工鋼筋,水泥攪拌車來回穿梭,精準澆筑基礎基柱……
“這是我市首個智算高科技產業項目,由北京萬界數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主要為東數西算及三大運營商等用戶提供算力服務。項目計劃投資50.6億元,占地面積160畝,分三期建設。一期投資7.6億元,主要新建智算中心樓1棟2.31萬平方米,購置安裝機柜1200個,今年6月開工,已完成基礎開挖,正在進行綁架鋼筋、澆筑混凝土作業,計劃2025年1月竣工投產。”該項目部副經理趙雪陽介紹,二期計劃投資21億元,新建智算中心樓3棟9萬平方米,購置安裝機柜3634個,計劃2025年4月開工。三期計劃投資22億元,新建智算中心樓3棟9萬平方米,購置安裝機柜3634個,新建變電站一座及配套輸電線路,計劃2026年4月開工。
“項目建成后,年消耗電力21.01億千瓦時,其中一期用電約3.05億千瓦時,二期用電約8.98億千瓦時,三期用電約8.98億千瓦時。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11.4億元,創稅1.19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50個以上,將成為全省首家AI智算項目,投資規模及算力在全國屈指可數。”趙雪陽表示,項目建設初期,園區、發改等相關部門提前介入、靠前服務,高效解決了用地、用電等問題,助推項目順利開工建設。項目將采購算力服務器、算力資源以及組網交換系統、安全系統等,助推智慧政務、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工業等領域快速發展,不僅為大數據分析與處理、人工智能和科學計算提供堅實的算力支撐,還為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轉型升級注入新活力。
新活力不斷涌入,老產能推陳出新。在南華工業園區的另一端,蘭能投(甘肅)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加緊生產。總控室里,20多名工人神情專注地坐在各自工位前,手持對講機,目光緊盯電子大屏,手指在鍵盤上飛快地敲擊,精準進行數控操作。車間實時情況清晰地呈現在電子大屏上,屏幕上的數據和圖像不斷變化,顯示著各條生產線的情況,現代化工廠生產狀況一目了然。
這家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循環經濟企業屬蘭州能源投資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是一家集物流、煤制氣、原煤精洗生產,煤焦油加氫生產1號、2號輕質煤焦油及柴油、汽油,低質煤綜合利用生產提質煤、LNG、甲醇等為一體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循環經濟企業。2023年被認定為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連續兩年榮獲“高臺縣高質量發展貢獻獎”等榮譽稱號。
“為進一步擴大公司規模,發揮鏈主企業作用,公司堅持走煤炭資源清潔循環利用和精深加工的路子,以煤焦油加氫、搗固煉焦生產為龍頭,以尾氣綜合利用為紐帶,不斷延伸煤炭清潔循環利用產業鏈,牽頭實施產業鏈項目14個。”蘭能投(甘肅)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鵬介紹,目前已建成100萬噸精洗煤、20萬噸中溫煤焦油加氫處理、10萬噸醇基燃料、12兆瓦余熱資源綜合利用發電、油品質量升級改造等項目,其余項目正在推進,逐步形成涵蓋“氣——醇——油——氫——電”循環經濟產業鏈,帶動本地建筑、運輸、倉儲、物流及服務等產業發展。
今年7月,該公司20萬噸中溫焦油氫處理項目瀝青萃取技改工程開工建設,總投資3681.14萬元,項目新建310平方米泵房一座、一套瀝青減壓蒸餾改質系統,配套建設供電、自動控制、消防控制等公用系統,瀝青減壓蒸餾改質裝置生產加工規模達14萬噸/年,年開工時間8000小時,預計年營業收入8億元,年利潤1.2億元。
日前,技改工程建成投運,以年產20萬噸中溫焦油加氫項目生產的煤瀝青和外購瀝青為原料,通過瀝青減壓蒸餾改質和餾分油固定床加氫組合工藝,生產滿足國六標準的汽油。“今年上半年,公司生產石腦油、重油等產品,實現產值5億元。預計下半年生產國六標準汽油的產值達6億元,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劉鵬說。
高臺縣搶抓國家“雙碳”戰略機遇,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引入上海電氣、中船風電、浙江正泰等頭部企業,已建成并網發電111.7萬千瓦,高崖子灘光伏產業園、北部灘風光互補產業園入駐企業近20家。全縣建成中船風電風機葉片塔筒生產建設項目、浙江正泰500MWh儲能智能裝備制造項目、上海電氣整機裝配及風機葉片生產項目等裝備制造產業項目,新能源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業附加值逐年增加,正在向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和百億級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奮力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