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10-24
- 來源:定西日報
新定西·定西日報通訊員?汪澤福
近年來,漳縣立足獨特的生態優勢和資源稟賦,積極探索“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實現路徑,瞄準“藥菌菜薯禽”等特色優勢產業,因地制宜大力培育發展壯大農業特色產業,把農業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與群眾增收致富有機結合、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生態致富路,使特色產業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走進漳縣三岔鎮食用菌研發基地,一排排大棚鱗次櫛比,一排排菌棒整齊劃一,一朵朵木耳肥厚光亮、長勢喜人,菇棚林立,菌香四溢,陽光下一朵朵金燦燦的“菌花”開得正旺,眼下正是滑子菇的采摘季,油亮圓潤的滑子菇搶“鮮”上市,工人正忙著將剛采摘的新鮮滑子菇從菌棚推出裝車。
“近年來,公司全面推進農業品牌化建設,走上了自主創新的道路,推進‘鄉鎮+行政村+基地+農戶’產業助力鄉村振興試點,吸納周邊農戶有償務工,帶動當地500戶農戶依靠產業穩定就業,帶動6個鄉鎮、15個村集體經濟、免費培訓黑木耳種植技術貧困戶1000人次,逐步帶動周邊鄉鎮規模化種植,成功打造漳縣‘金花池’高原木耳知名品牌。”漳縣鑫源菌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家住三岔鎮三岔村的賽燕燕因為照顧老人孩子不能外出打工,自從建成了產業園,她也變成了家門口的“上班族”。“園區建成后我每個月收入達到3500元左右,還能照顧老人和孩子。”賽燕燕高興地說。
據悉,2024年全縣種植建成食用菌標準化生產基地9個800余畝,木耳菌棒加工廠1個,形成了集菌棒生產、菌體培育、采摘回收、冷藏儲存、精深加工和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同時,通過“企業+農戶”等經營模式盤活閑置菌棚,引進外地種植大戶和鼓勵本地農戶參與食用菌種植產業,通過延伸產業鏈、打造品牌等舉措,推動食用菌全產業鏈發展,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持續增強食用菌產業對鄉村經濟的輻射帶動能力。如今,一朵朵食用菌,正成長為推進鄉村振興的“致富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