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10-24
- 來源: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安東
深秋的天水市麥積區南山花牛蘋果基地,蘋果采摘工作已經結束,但園中依然一派繁忙。果農們來回穿梭,積肥、刮樹防病害,為來年豐收打好基礎。
建強戰斗堡壘?念好產業“致富經”
近年來,天水市麥積區立足特色優勢產業,突出黨建引領,按照“支部引領、協會服務、黨員帶動、整體推進”的發展思路,強堡壘、聚合力、優服務,有效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推動花牛蘋果連續8年榮登中國果品品牌價值榜,品牌價值62.77億元。
南山花牛蘋果基地引導扶持經營主體通過轉包、租賃、互換經營和土地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轉土地建園,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協會+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累計整合項目資金1.7億元,建成花牛蘋果種植基地15萬畝,綠化造林2300畝,配套建設產業路360公里、提灌工程6處,培育發展果品經營主體120家,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元帥系蘋果生產基地和集果品生產、科技示范、休閑觀光、多元教育等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對于促進區域內群眾穩定增收,助推鄉村振興以及生態環境改善發揮了積極作用。
“以前花牛蘋果產業以農戶個體化經營為主。花牛蘋果產業要發展壯大,規模化產業化是必經之路。如何把散戶凝聚起來抱團發展?靠黨組織的凝聚作用。”花牛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霍軍說。
在麥積區委組織部的指導下,花牛鎮黨委以南山花牛蘋果基地為基礎,先后成立了南山蘋果協會和協會黨支部,采取“黨支部+協會+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加強與龍頭企業、經銷商合作,與農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花牛蘋果既種得好又賣得好。
“我們形成了鎮、村、協會黨建聯建共建,強化鎮黨委對協會黨支部的黨建業務指導,村黨組織與協會黨支部的資源互補,著力實現鎮村黨組織與協會‘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黨建共建、互利雙贏’的格局。”花牛鎮黨委書記郭利剛表示。
在麥積區新民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武正全看來,花牛蘋果產業能夠高速發展,離不開黨支部的領導、行業協會的組織和合作社的加入。“在南山蘋果協會黨支部的領導下,群眾通過自主建園、合作建園、入園務工、流轉土地等方式實現穩定增收。”他說。
發揮示范作用?畫好發展同心圓
在基地所在村黨組織書記和協會黨支部書記的共同帶領下,協會致富黨員和周邊種植戶結成幫扶對子,通過“傳、幫、帶”式的技能培訓,有效提高了果農的果園管理技術。
作為產業協會的“主心骨”,近年來,協會黨支部不斷把優秀社員發展成黨員,積極參與合作社經營管理。通過定期舉辦果園管理培訓班,開展靈活多樣的蘋果栽培技術培訓活動,年均培訓果農0.6萬人次,近年來培養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100余人。除此之外,每年還吸納周邊農村富余勞動力、返鄉農民工上山務工年均達1.5萬余人次。
“在家門口的果園務工,既能照顧孫子,還能掙錢補貼家用,每年有3萬多元的收入。”花牛鎮廿里鋪村村民董桂紅高興地說。
針對基地部分果園品種老化、產量不高、品質良莠不齊、生產成本高等問題,村黨組織書記和協會黨支部書記積極宣傳果園改造提升和防災減災設施建設獎補政策,動員合作社成員和蘋果種植戶對老舊果園進行改造,建設防災減災設施。
通過帶動其他種植戶對老舊果園進行改造,夯實了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根基。“在村黨支部書記的動員下,我對老舊果園進行了改造,加上今年氣候適宜,光照充足,蘋果的產量大大提高。”蘋果種植戶武國強說。
據悉,近年來麥積區先后完成果園提升改造2.49萬畝,創建標準化示范園4.6萬畝,建成果園防災減災設施6000余畝,累計兌付獎補資金1.47億元。
優化運行機制?共圓鄉村振興夢
為提升基地管理的水平,不斷提高花牛蘋果的市場競爭力和果農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近年來,花牛鎮黨委按照“黨建引領、合作帶動、農戶參與”的思路,探索出“技術服務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物資采購統一、果品銷售統一和分戶經營、分戶核算”的“四統兩分”生產經營模式,構建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聯結機制,助力產業振興跑出“加速度”。
“得益于科學有效的運行模式,大家的日子越來越紅火。”麥積區新民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武雙泉說。
興斌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趙斌表示,“在保證果品質量的基礎上,我們在營銷模式上進行創新,充分利用‘互聯網+’‘電商+’模式,讓天水花牛蘋果遠銷四方,讓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幸福。”
據統計,2023年,南山花牛蘋果基地實現果品總產量22萬噸,總產值6億元,區域內人均果品純收入達8716元,帶動4.13萬人實現增收。產業園核心區建設的冷鏈物流項目和批發交易市場等項目實行入股分紅,村集體平均增收17.07萬元。
“我們將堅持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切實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動能。”麥積區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李雄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