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11-06
- 來源: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楊唯偉?通訊員?曲婷婷?楊廣紅
深秋,下午4時許,海拔2500米的岷縣寺溝鎮巴仁村一帶,太陽已西斜。
“嗷嗤……”牧民於鎖平揮了揮手中的鞭子,山谷回音和著牛鈴聲灑落了一地。
暮色中,於鎖平的牛羊踱步在田野間,悠閑地吃著貓尾草。
寒冬臨近,2萬余畝貓尾草,成了全鎮1.3萬頭牛羊家門口的“糧倉”。
岷縣寺溝鎮,迭藏河蜿蜒而過。這里降雨充沛,氣候濕潤,水草豐茂,沿山地區草場資源豐富,擁有草山約12.5萬畝。巴仁、多納、立珠、立林都是漢藏聚居的民族村,一直有畜牧養殖的傳統。
“今年養了80頭牦牛,30只黑裘皮羊……”於鎖平扳著裂開了口的手指,細數著“家當”。
“過冬,對于牛羊來說就是‘過關’。冬季牛羊掉膘厲害,容易患病,子羔死亡率高,核心原因就是飼料匱乏?!闭诮o牛羊做防疫的寺溝鎮畜牧獸醫站站長宋俊新說。
除了12.5萬畝草山,寺溝鎮還是全省乃至全國聞名的貓尾草種植基地。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出色澤鮮明、莖直葉茂、營養豐富的貓尾草,是賽馬和草食寵物的理想飼料。全鎮貓尾草種植面積達到2萬余畝。
進入秋季,金黃的麥穗、綠油油的貓尾草都已經收割完畢,留在地上的秸稈、糧食粒兒及草葉,則成了牛羊的食物。附近村莊牧民下山入川,開啟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轉場。
“現在就剩三茬草了,但都是鮮草,有這么長……”快人快語的貓尾草種植戶王忠明邊說話,邊用手指比著長度,“貓尾草粗纖維含量高、營養好,對于牛羊來說,相當于高級‘營養餐’?!?/p>
轉場后,從今年十月份到來年二月份,於鎖平的牛羊要在王忠明的貓尾草地里“借牧”五個月。
相較于傳統的圈舍飼養,農田秋牧的方式讓原本吃不飽、要消耗脂肪來抵御嚴寒的牛羊獲得飼草“口糧”、實現育肥,而且牧草營養成分高,牛羊采食上膘快,提高了開春時的售價。
“死得少了,不掉膘,賣的時候很受歡迎!”於鎖平說,借牧后的牛羊“身價”漲了不少!
借牧帶來的好處,遠不止這些。牛羊“借”走了優質牧草,“還”給農田優質的肥料。
一頭牛在地里每天產生的糞污約4公斤,給農田施入有機肥,進一步提高了土壤肥力。來年開春,農民可以減少化肥使用量,降低了購買農資成本。
“牛羊的糞便屬于有機肥,這也是我們貓尾草的一個賣點!今年我們準備象征性地向牧民收一點費用,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經營貓尾草種植加工銷售的甘肅嘉之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雯娟如是說。
借牧后,沿山牧場、草場則有了“假期”,得以休養生息。
近年來,岷縣認真落實第三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今年,寺溝鎮落實第三輪草原生態保護獎補資金15.4萬元,其中禁牧面積2.8萬余畝,草畜平衡面積10萬余畝,涉及農牧戶4495戶。
又是新的一天。晨曦初露,於鎖平的牛羊成群結隊,從家里出發,走過羊腸小道,穿過橋梁河流,踏上210省道,朝著農區進發,開啟覓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