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12-11
- 來源:定西日報
新定西·定西日報通訊員?馬范玉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近年來,岷縣以帶動群眾就業增收為目標,以精準有效“小切口”改革為手段,創新推進“岷歸藥工”勞務品牌建設,通過搭平臺、優路徑、強服務,“送項目到村、送就業到戶、送技能到人”,蹚出一條企業搭臺、產業賦能、群眾參與的共富之路。2024年7月,“岷歸藥工”被定西市人社局認定為市級勞務品牌,12月,被甘肅省人社廳認定為“省級勞務品牌”,并亮相全國勞務協作暨勞務品牌發展大會。
黨建引領“統全局”,凝聚共富“戰斗力”
岷縣中寨鎮紅崖村,探索推行“黨組織+企業+農戶”共富模式,通過黨支部領辦、企業投資,成立中藥材合作社1家,由村集體對當歸、黃芪、黨參進行生產、加工、銷售,實現村集體日增收3000元以上,吸納本村群眾50余人就業,帶動當地群眾人均年增收2萬元,讓“岷歸藥工”勞務品牌真正造“富”于民。
近年來,岷縣堅持“強村帶動、村企攜手、一工一特”,在閑置房屋、資金等資源集中的村探索推行“岷歸藥工”勞務品牌建設,以黨組織為引領,積極鏈接企業合作渠道,就近招募本村剩余勞動力,通過“企業發包至村集體,村集體轉包至村民”的方式,為村集體增加經濟收入,同時有效破解家庭婦女、閑散勞動力就業難題。
產業賦能“增動力”,綻放共富“創新力”
岷縣秦許鄉借助鄉村振興契機,依托中藥材加工特色優勢,大力發展“當歸佛手片”庭院經濟。“全村126戶群眾中共有60多戶進行‘當歸佛手片’加工銷售,吸收帶動本村及下阿陽、寧壩、扎那、中堡等村群眾300余人實現就地就近務工。”上阿陽村黨支部書記於文明說。據了解,該村45%以上的群眾通過“岷歸藥工”,實現就近就業,年人均增收3萬元以上。
近年來,岷縣借勢產業賦能,深化就業服務體系,積極為擁有一技之長的“岷歸藥工”推薦優質勞動資源,切實拓寬群眾就業增收新路子。以中藥材加工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為主陣地,充分吸納老年人、寶媽、殘疾人等群體在“家門口”就業。同時,創新加工產品“上門回收”機制,通過實行“企業派單—居家制作—上門回收”一條龍服務,進一步暢通“岷歸藥工”供需鏈。
多元服務“激活力”,迸發共富“生命力”
岷縣圍繞中藥材、貓尾草等特色優勢產業發展需求,結合岷縣勞動力特點、就業情況,在引進培養科研人才、建設鄉村就業工廠的基礎上,以“群眾點單、部門接單”的形式,不斷豐富培訓課程,優化培訓方式,穩定“岷歸藥工”縣內務工規模,開拓縣外組織輸轉新渠道。“我們堅持以適用脫貧勞動力等重點群體為導向,采取‘現場講授+實操演練+案例分析’的模式,開展訂單式、靶向式、嵌入式技能培訓,不斷拓寬群眾就業渠道。2024年,‘岷歸藥工’縣內務工就業3.2萬人,縣外務工就業近1萬人。”縣人社局黨組成員、縣勞務辦主任王永賢說。
近年來,岷縣按照“提技能、穩就業、促增收”的工作思路,立足市場需要、群眾需求,采取“精準摸排、精準定制、精準服務”的工作措施,以全縣359個網格為抓手,創新編制就業“戶口簿”,積極銜接企業合作社,探索構建“培訓+評價+招聘+就業”閉環服務,為“岷歸藥工”推薦優質勞動資源,同時還開拓縣外組織輸轉新渠道,穩定用工規模,打造“岷歸藥工”勞務金字招牌,讓“岷歸藥工”端穩致富“金飯碗”。截至目前,共開展職業指導、崗位推介等活動150多場次、覆蓋10萬余人次,已帶動18個鄉鎮200多個村17.36萬名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占全縣勞動力的69%,每戶家庭年創收3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