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12-12
- 來源:每日甘肅網
? ? ? ?
? ? ?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李全
寒冬時節,走進漳縣,騰騰熱氣撲面而來,各村上空彌漫著土豆獨有的清香,當地的土豆粉條加工正干得熱火朝天。漳縣,這座有著“中國蠶豆之鄉”“中國沙棘之鄉”美譽的小城,土豆產業同樣成績斐然。憑借土豆的上乘品質與代代相傳的精湛工藝,漳縣土豆粉條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漳縣的土壤肥沃、氣候冷涼,為土豆生長打造了得天獨厚的環境。這里產出的土豆個頭飽滿、淀粉含量高、蒸煮后沙糯清甜,堪稱制作粉條的絕佳原料。
走進漳縣的粉條作坊,老手藝人沿用祖輩的手工工藝,調漿、漏粉、撈粉、晾曬,工序行云流水、環環相扣。新鮮出土的土豆,經清洗、粉碎,就能提煉出純度高、黏性足的淀粉,這便是漳縣粉條爽滑勁道、久煮不爛的秘訣。“咱自家種的土豆就是好,留些吃,剩下的做成粉、打成條,下鍋不糊,咋煮都不斷,外地商販都搶著要!”李大爺說道。
近年來,漳縣把馬鈴薯產業當作鄉村振興的關鍵突破口,采取點、線、帶結合的發展模式,一路高歌猛進。政府也全力扶持,建標準化廠房,引入先進烘干、包裝設備,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雙雙提升。注冊地理標志商標,拓寬電商、直播帶貨渠道。同時,不斷升級標準化種植水平,開發多元產品,暢通銷售路徑,一步步邁向良種化、集約化、標準化、專業化的道路。土豆粉條產業帶動數千農戶增收,吸納就近勞動力就業,小土豆變身致富的“大金蛋”。
有著20余年土豆粉條制作經驗的漳縣隴薯源食品有限公司,便是產業發展的縮影。從家庭小作坊到頗具規模的企業,主營寬粉、細粉、韭葉粉等干粉。今年,該公司升級設備、擴建廠房,生產線、晾曬與儲藏空間煥然一新。截至目前,產品銷量超200噸,銷售額達300萬元,遠銷新疆、青海等地。
如今,漳縣土豆粉條不僅是冬日暖胃美食,更是拉動縣域經濟、助推農民增收的“金鏈條”。漳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楊飛虎介紹說:“今年全縣馬鈴薯種植面積達5.01萬畝,建示范基地0.4萬畝,引進11個新品種,還設了試驗田。下一步,漳縣將繼續深挖產業潛力,延伸產業鏈,讓地道漳縣味飄香全國。不斷加大招商與‘定西寬粉’的推介,推動品牌化、規模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