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4-12-19
- 來源:嘉峪關日報
據嘉峪關日報報道 “泥溝村屬于沙壤土,土壤質地疏松、透氣,保水能力強,富含多種元素,有機含量高,非常適合胡蘿卜種植,我就想能否種植黃胡蘿卜,今年嘗試種了點,沒想到試驗非常成功,個頭大形狀好,口味也不錯。按今年畝產最高可達10噸,從市場行情來看黃胡蘿卜跟紅胡蘿卜價格差不多,產量明顯要高很多呢。”近日,給記者講起自己嘗試種植黃胡蘿卜,泥溝村三組村民劉文明很是驕傲。
為了有效扭轉“泥溝胡蘿卜”品牌效應弱化,產業優勢減弱,市場競爭力下降的頹勢,泥溝村“兩委”決定在優化胡蘿卜結構、選優胡蘿卜品種、提升胡蘿卜種植技術和品牌影響力上下功夫。先由“品種改良”進行突破,制定實施了“一年試驗探索、兩年實施示范、三年全面推廣”的工作思路,不斷優化胡蘿卜品種,促進胡蘿卜產業提檔升級。2022年聯合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引進10余個新品種,開展新品種試種試驗;2023年實施新品種種植示范項目,涵蓋圣火、新大紅等6個新品種,種植60余畝;在前兩年探索試驗的基礎上,2024年全面推廣種植新品種共計367畝,其中“紅箭”和“八寸參”品種的胡蘿卜品相均勻、產量較高、口感清脆,深受市場青睞和種植戶滿意。
經過三年的努力,泥溝村逐步突破了“泥溝胡蘿卜”品種、品質退化等瓶頸問題,市場競爭力明顯提升,胡蘿卜產業煥發新機,成為助力村民增收致富的“金產業”,擦亮了“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底色。
劉文明說,黃胡蘿卜在新疆很受歡迎,被稱為“新疆人參”,是新疆手抓飯的“靈魂”。接下來將緊盯市場需求和行情,繼續跟新疆客商積極對接,條件成熟的話考慮在來年擴大種植規模,并帶動其他有意愿的農戶一起種植,實現增收。(白艷華?康世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