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1-14
- 來源: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田麗媛?通訊員?蘭彩云
近日,走進平涼市崆峒區白水鎮史家溝村,現代化的肉牛集中養殖小區映入眼簾,一頭頭平涼紅牛膘肥體壯。
2022年,史家溝村通過盤活55畝閑置宅基地建成肉牛集中養殖小區,以“村集體+合作社+養殖戶”的發展模式,打破村域界限,聯結白水、焦莊、半坡等多個村莊入股發展平涼紅牛產業,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養殖小區項目總投資1106萬元,分兩期建設,于2023年全面完成建設并投入運營。”養殖小區負責人朱春樂介紹說,目前建成暖棚牛舍12棟,青貯窖12座及其他附屬設施,牛存欄量350余頭,其中平涼紅牛存欄200余頭。
史家溝村肉牛集中養殖小區的成功運營,不僅解決了農戶分散養殖帶來的管理難題,還通過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提升了肉牛養殖效益。
“我們以中央扶持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50萬元和‘五補兩投兩獎’牛產業發展激勵政策資金200萬元入股合作社,采取‘固定分紅+效益分紅’的方式分配收益,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年收入15萬元以上。”白水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李進軍說,截至目前,全鎮有西部肉牛種質創新基地1處,百頭標準化肉牛養殖小區3個,肉牛養殖戶353戶,其中紅牛飼養量800余頭,存欄量544頭,可實現年產值500余萬元。
地處崆峒區北部塬區的白廟鄉,同樣在紅牛產業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2024年我們投資595萬元建成柴寺村肉牛集中養殖小區,在增加收入的同時,激發了群眾養殖的積極性。”白廟鄉柴寺村肉牛養殖小區負責人馬廣軍說,目前養殖小區肉牛存欄量360頭,其中紅牛存欄量近200頭。
白廟鄉還不斷延伸紅牛產業鏈條,計劃投資1500萬元建成小陳村農產品初加工項目。“我們將采取大戶帶小戶、代養代育、委托養殖等方式帶動群眾發展紅牛養殖產業,推動全鄉平涼紅牛產業鏈向基地規模化、產業集聚化方向發展。”白廟鄉副鄉長溫斌介紹說。
肉牛產業是崆峒區農業主導產業和助農增收的首位產業。2024年以來,當地錨定平涼紅牛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和全區首個百億級產業鏈發展目標,整合資源凝聚合力、集中優勢攻堅克難,推動平涼紅牛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4年8月16日,崆峒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在白水鎮啟動,填補了全市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空白;
同年11月11日,大北農集團平涼科技園建設項目開工儀式在崆峒區舉行,項目補齊平涼紅牛產業發展中精飼料供給短板,促進全區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向規模化、產業化、現代化發展;
不久前,崆峒區出臺加快推進平涼紅牛擴繁增量的十條政策措施,聚焦規模養殖、增量擴群、品種培育、飼草供應、品牌營銷等多方面,通過“真金白銀”的獎勵補貼,助推平涼紅牛產業高質量發展;
培育市級萬頭產業強鎮1個、千頭養牛專業村4個,建成規模養殖場(小區)5個,肉牛飼養量達到27萬頭;
健全完善平涼紅牛銷售網絡,做大做強隴東活畜交易市場,在銀川、西安開設專賣店2家,全區牛肉產品銷量達到1萬余噸;
……
崆峒區通過聚力實施“增量擴繁、加工增效、交易營銷、種群培育、飼草供給、品牌打造、循環發展”七大工程,做強產業鏈、打造循環鏈、融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不斷增強平涼紅牛產業質量效益和整體競爭力,推動平涼紅牛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