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1-21
- 來源:定西日報
新定西·定西日報通訊員?后愛萍?胡婷婷
眼下,在漳縣三岔鎮各村的“庭院經濟”示范戶中,庭院主人正抓住春節前的機遇,趕時間、抓生產,以滿滿的干勁迎接新春和新希望的到來。
走進釀醋大戶樊保民家中,陳醋飄香,庭院里一缸缸手工醋錯落有致。“進入臘月以來,已經賣出手工醋一萬多斤,收入可觀,比之前增收了不少。”樊保民的妻子董翻花一邊忙活一邊說。樊保民家是三岔鎮的釀醋大戶,在自家庭院釀制手工醋已有27個年頭。“早期只釀少量的醋,不成規模,真正成規模是2016年以后,年釀醋量平均在10萬斤左右。”董翻花說,釀醋銷售是他們家增加收入的渠道。為了做好釀醋銷售產業,他們把庭院前后的空地和閑置空房進行改造升級,合理布局庭院功能區,建成現在初具規模的庭院醋坊。
發展庭院經濟投入少、見效快,利用空閑房屋、場院、空地或房前屋后發展產業,讓農家“方寸地”變成增收致富的“聚寶盆”,村民汪守菊對此深有體會。“我在這街上賣饃饃幾十年了,剛開始就一個小鍋,掙的錢不多,現在擴大規模,開起了鋪子,除了賣油餅,還賣一些米面油,收入明顯增加了,憑著幾十年的手藝,我的油餅特別受歡迎,很多人都專門上門來買。”看著鋪子門前排隊的顧客,汪守菊臉上掛滿了幸福的笑容。
我們的院在里面,外面是鋪子,我在我們家門口做饃饃,不逢集一天就做得少,逢集的時候就多做些,每年到臘月的時候,一天能做四五百個饃饃。
臨近春節,年味漸濃,購買年貨過節的人漸多,在杜家點心店里,只見剡銀香娘倆忙著招呼客人取貨、送貨、排貨等。早在前幾年,他們便利用自家靠近三岔鎮中心市場人流多的優越地理條件和祖傳的做點心技藝,投入幾萬元開了一家店,收入穩定,日子過得有奔頭。
筆者來到三岔村楊林油坊,看到前來榨油的村民排起了長隊。榨油坊負責人楊林說:“今年村民種的菜籽、胡麻豐收了,來榨油的人特別多,我們從早上4點就開始忙活,提前燒火預熱機器,做好所有準備工作。每天要榨3000斤左右的油料,一年榨油量在100噸左右。”據楊林介紹,油坊最早只有20多平方米,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又乘著發展“庭院經濟”的政策東風,把房前屋后的閑置空地進行改造,才有了現在的規模,“2024年政府給我補助了5000元,購置了一臺濾油機,以前的油濾出來效果不是太好,現在濾出來的油特別好,以前我們只有一臺榨油機,現在有兩臺,效率比以前更高了,榨出來的油品質也更好了,我們的油坊相比以前各方面也先進多了。”
2024年,三岔村“庭院經濟”多種模式齊頭并進,烤餅店、油坊、小吃店等發展勢頭較好,其中選出8戶庭院經濟示范戶,扶持資金共計4萬元,庭院經濟發展不僅增加了群眾收入,還延伸了特色產業鏈條。
特色產業蒸蒸日上,庭院經濟紅紅火火。近年來,三岔鎮依托特色產業,以庭院為載體,通過政府指導、產業融合、村民自主參與發展的模式,引導村民改造建設房屋前庭后院閑置場地、邊坡地、荒雜地,發展加工、種植、養殖等產業,發放補助資金,拓寬村民增收渠道,讓村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