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2-05
- 來源:甘肅日報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杜雪琴?馬穎?王虎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張永剛
一頭500公斤的牛,牛肉如何從1.2萬元賣到1.8萬元?
記者日前在惠發(臨夏州)食品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采訪時,找到了答案:原本在屠宰市場一分為四售賣的牛,進到企業生產車間,被精細分成了牛排、牛腱、牛脊等48類,還做成牛肉丸子、牛肉腸等多種產品……
“我們對牛肉進行分割和深加工后,一頭牛能多賣出5000多元。”惠發(臨夏州)食品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監事馬旭龍說。
跟隨馬旭龍來到企業生產車間的參觀走廊,隔著玻璃可以清晰看到,生產線上“全副武裝”的工人有條不紊地操作各種機器設備:配料、攪拌、灌裝、蒸煮、冷卻、包裝……每個環節都透明、干凈。
“肉腸和肉丸很受消費者歡迎。”馬旭龍介紹,春節臨近,企業的訂單源源不斷,1月僅半個月,銷售額就突破了100萬元。
臨夏州臨夏市是全國最大的畜產品集散地之一,周邊牧區生產的牛羊活畜及其副產品,在這里加工、包裝、銷售,發展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產業原材料資源豐富。
如何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
惠發(臨夏州)食品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臨夏州立足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為面向中南亞、中西亞、中東歐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生產供應基地”定位,引進的食品供應鏈科技企業。
2023年,國內食品行業上市公司、預制菜領域鏈主企業山東惠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與臨夏州農牧投資集團共同成立了集“預制菜加工+智慧央廚+產業互聯網平臺”為一體的惠發(臨夏州)食品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具有臨夏特色的食品產業鏈。
讓外來企業扎根臨夏,更多是比拼服務。
從2023年6月簽訂合作協議開始,臨夏州就組建了專業、高效的工作專班,精準對接企業需求。
企業項目建設過程中,臨夏州各有關部門及時跟進,遇到問題,當場解決,全力保障項目順利落地。
“讓我們意外的是,原本需要兩個多月才能辦完的食品安全許可證,一周我們就拿到了。”惠發(臨夏州)食品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董蕾說,為了縮短辦證周期,臨夏州派出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在生產線建設中現場同步指導,“與以往先建設后報送審批不同,我們一邊建設生產線,一邊根據工作人員的指導意見進行改進,生產線建成后就拿到了食品安全許可證。”董蕾說,從開始合作談判、籌建到投產,我們享受到了“保姆式”的服務,也感受到了臨夏州滿滿的招商誠意。
4000萬元的產業資金扶持,基礎設施建設免稅,人才公寓租賃……一個又一個實打實的優惠政策,給了企業加快發展的底氣。
2024年5月18日,惠發(臨夏州)食品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建成投產,步入發展快車道。
目前,企業已建成牛羊精深加工和預制菜加工項目生產線,配套大數據分析、食品研發、檢驗檢測、電商交易、冷鏈物流和大宗商品倉儲等配套設施。
“我們產品涵蓋了牛羊肉精分割系列、牛羊肉調理類系列、腸類系列、丸類系列、面點系列、預制菜系列等共計6大類8個系列17個類別142個品種。”馬旭龍說,企業日設計產能300噸,年設計產能9萬噸,產業鏈年產值能達到50億元。
不過短短半年多時間,惠發(臨夏州)食品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已經發展成為臨夏州產業發展中鏈條最長、帶動效應最強、覆蓋領域最廣的項目。
截至2024年末,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76億元,實現“入規”目標。并與當地32家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建立了利益連接機制,形成產業鏈閉環,直接提供就業崗位?360多個,帶動?166戶農戶增收。
“我們先后取得了相應體系認證、國際清真認證及食品進出口備案,并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建立了產銷合作關系。”馬旭龍說,目前,企業已完成國內市場的整體銷售布局,下一步將拓展國際市場。
招來一個企業,完善一個鏈條,育強一個產業。
臨夏州充分發揮山東惠發等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積極圍繞上下游產業和關聯產業開展招商,引進年產10億米膠原蛋白腸衣生產線項目、年產2萬噸調味品生產線項目等多個產業鏈上下游項目,目標是建設西部乃至全國最大的民族特色食品產業園區和最具活力的預制菜科創產業園區。
“我們靶向發力精準招商,產業項目占比有了較大提升,招商引資產業結構更趨優化,產業集聚效應加速釋放。”臨夏州招商局副局長馬忠林說。
隨著惠發的一批批產品銷往國內外,民族特色食品前市后廠的“臨夏模式”正在形成,“河州味道”“臨夏美食”的金字招牌越發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