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2-08
- 來源:定西日報
據定西日報報道? 近日,記者在市科技局了解到,2024年,全市科技創新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科技創新指數穩步攀升、財政科技支出居全省前列、技術合同交易大幅增加、創新企業集群蓬勃發展、農業科技園區實現縣區全覆蓋、特色產業創新平臺發展向好、率先推行市縣聯合“揭榜掛帥”、深化政產學研用協同機制、推動科技金融精準賦能、東西科技協作跨越突破,扎實推進強科技行動,科技創新工作亮點紛呈。
全市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達到55.26%,較上年度增長5.84個百分點,首次邁進全省科技創新評價二類地區。
制定出臺《定西市關于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研發投入的若干措施》,爭取省級強科技資金4451萬元,兌現省市科技獎補資金1299萬元,落實企業研發后補助資金492萬元。全市財政科技支出5.77億元,總量居全省第二。
實現省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近十年零的突破,舉辦成果轉化對接會及技術沙龍3次,培養初級技術經紀人12人,推薦登記省級科技成果83項,推動技術合同成交額快速增長,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36.98億元,較2023年增長64%。
強化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制定《定西市培育壯大高技術高成長性高附加值企業行動方案(2024—2026年)》,精細化建立科技型企業培育清單,共培育認定“三高”企業9家,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44家、總數達到114家,入庫備案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85家,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預計達到143家,總量居全省第5位。
渭源省級農業科技園區以全省第一的成績通過建設期滿驗收,漳縣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獲批建設,提前一年實現“十四五”末省級以上農業科技園區縣區全覆蓋的規劃目標。
立足全市特色產業,依托南京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省內外高校科研機構,組建成立“定西寬粉”產業研究院、定西市黃土科技創新產業研究院。“青定智慧谷”掛牌運行,入駐中小微企業16家。支持定西市中醫藥產業、馬鈴薯育繁推創新聯合體承擔重點技術攻關項目。
在全省率先出臺《市縣兩級聯合實施揭榜掛帥項目工作方案》,組織“定西寬粉關鍵共性技術”項目,落實市縣財政補助資金390萬元。發布定西市中醫藥、馬鈴薯產業關鍵技術攻堅圖譜。獲批省級及以上科技計劃項目59項1472萬元,較2023年增長10.5%;下達市級“揭榜掛帥”項目4項、支持財政資金480萬元。
制定與省內外高校院所科技創新合作工作方案,先后兩次邀請中科院蘭州分院、蘭州大學等21所省內外高校院所開展“科技處長(專家)定西行”活動,舉辦進縣入企、產業發展調研等活動16場次,征集企業技術需求41項,發布適宜在定西轉化的科技成果133項,新選派6名省級科技專員參與工業企業創新。
全面落實科技創新再貸款政策,擴大“創新積分制”試點范圍,向科技部征集篩選有貸款需求的科技型企業238家,備選入圍科技創新再貸款無貸戶企業49家,全省首筆科技創新再貸款授信定西企業,各類金融機構共為114戶科技型企業新發放貸款9.85億元。
全市7項技術需求得到山東省、青島市科技項目支持550萬元,青島市2項農業科技成果在定西轉化應用,揭牌成立山東省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黑木耳高效栽培試驗示范(渭源)基地。
據介紹,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發展謀劃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進之年。全市科技創新工作要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主動融入全省“一核三帶”和“七地一屏一通道”發展格局,聚焦加力建設“一區三地”,持續推進強科技行動,加強戰略規劃、政策措施、重大項目、科研力量、資源平臺和區域創新統籌協調,在厚植科技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成果鏈、政策鏈上持續發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成果鏈、政策鏈上持續發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力爭科技創新工作在全省爭先進位。(新定西·定西日報記者石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