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4-02
- 來源:定西日報
□張富強?龔銳敏
驚蟄過后,“千年藥鄉”岷縣迎來中藥材種苗采挖上市交易的繁忙時節。作為全國重要的當歸、黨參、黃芪等道地中藥材的核心產區。近年來,岷縣圍繞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積極探索創新,持續推動中藥材種植的規模化和標準化,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
在中國當歸城,交易區內人頭攢動,藥農們將一捆捆新鮮的中藥材種苗整齊地碼放在地上,等待買家前來選購。一輛輛貨車穿梭其間,將這些種苗運往全國各地。市場內,討價還價聲、搬運貨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一派熱鬧繁忙的景象。
“這是我們自己種的,今年種了7畝多地。今天按照一斤37元賣了,一畝地好的話就挖600-700斤藥苗。目前挖了大概有3000斤,現挖現賣。前面挖的全部賣到隴南縣理川鎮,后面挖的我們這邊市場開市了,就在岷縣賣呢。”清水鎮清水村藥商楊治文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今天上來收了500斤黨參苗子,能種6畝地左右。今年準備種30畝黨參、20畝當歸,去年的價格好點,今年想著擴大種植面積。”中寨鎮扎那村藥農后金魁說。
后金魁的計劃并非個例。近年來,隨著岷縣中藥材產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藥農看到了其中的商機,紛紛擴大種植規模。2024年,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已達到68.9萬畝,其中當歸30萬畝、黃芪20萬畝、黨參10萬畝。中藥材收入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
作為全國道地藥材的主產區,近年來,岷縣全力推進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種植,強化種子種苗市場交易監管,從源頭上保證了種子種苗的品質,不僅在本地銷售火爆,還吸引了外地客商大量采購。“我們從臨夏過來,在岷縣收點苗子,回去自己種,準備收2噸多,岷縣的藥材種類多,價格也合適,品質也好。”臨夏州臨夏縣客商張革命說。
通過“市場集中交易+上門交易”的方式,不僅提高了交易效率,還為藥農提供了穩定的銷售渠道。據了解,岷縣已建成的全國最大的當歸交易市場——“中國當歸城”,年交易量達35萬噸,交易額超過120億元。
近年來,岷縣聚焦建設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樣板區的核心區,全域推進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種植,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68萬畝以上,綠色標準化率達85%以上,建成中藥材種子種苗基地9000畝以上,中藥材產業總產值達140億元。中藥材產業已然成為強縣富民的產業支柱,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加全縣農民收入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