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4-08
- 來源:蘭州新區報
蘭州新區報記者?姜波
近日,在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蘭州新區分中心業務自助服務區,甘肅圣邁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經理段向濤輕點鼠標,僅用10分鐘就完成了項目登記進場、招標公告發布等。“以前要帶十幾份材料跑3個部門,現在線上提交一次就能搞定。”他感慨地說。這背后,是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蘭州新區分中心以數字技術重構服務流程的創新實踐。
數字賦能
讓交易服務“跑”出加速度
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蘭州新區分中心依托公共資源交易“全省一張網”建設,將公共資源交易招標、投標、開標、評標、定標、中標等各環節全流程全部納入“互聯網+”模式,推動實現“一門進入”“一網交易”。該模式集合公共資源交易掌上服務大廳、評標專家網絡自助抽取系統、合同簽約管理系統、遠程異地評標四合一視頻監控系統等功能優勢,實現讓交易主體“零跑路”,預計每年為交易主體節約投標文件編制費、差旅費等制度性交易成本1200萬元。
數字化轉型帶來的不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服務模式的變革。
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蘭州新區分中心通過優化公共資源交易服務系統功能,交易全流程電子化率達到100%,項目平均評標時間降至2.75個小時、縮短28.2%。2024年工程建設類項目平均交易周期壓縮1.1天、政府采購類項目平均交易周期壓縮0.9天。2024年3月,在省內率先推行招標計劃合理性預發布,即勘察、設計、監理等相關項目服務類以及簡易低風險工程項目,招標計劃由原正式招標前30天發布壓縮至前10天發布,進一步提升了項目服務質效,有力推動了蘭州新區項目的快速落地。
智慧監管
為公平交易裝上“電子眼”
智慧監管,來自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蘭州新區分中心的系統化部署。
——運用智能見證系統,實時記錄各交易主體操作行為。通過全過程數據抓取、全區域身份識別,全角度視頻監控、全流程行為記錄、全周期要素匯集的智慧見證,保證交易數據信息安全,實現項目交易主體行為全程可溯可查。
——運用“服務主體智能隔離系統”,通過數據交互、設備智能監控,對系統專家身份自行核驗,區域內專家行為軌跡自行實時跟蹤定位,實現封閉評標區的智慧化監管、智能化服務;充分發揮電子檔案系統功能,實現交易檔案智能化歸檔。
——部署上線“甘肅省公共資源交易綜合監管系統”,對公共資源交易活動進行監測分析,及時發現和預警圍標串標、虛假投標等疑似違法違規行為,推動招投標領域聯動監管,形成監管合力,營造公開透明的公共資源交易營商環境。
成本減法
為企業發展做“貼心賬房”
翻開蘭州新區企業的賬本,一組減負數據格外亮眼:投標保證金全面免收以來釋放資金6.5億元,相當于200家中小微企業年均流動資金;交易服務費減免以來,累計減免交易服務費680.47萬元;保函費率由6‰降至2.8‰。
惠企政策處處體現“用戶思維”:免收公共資源交易服務費、政府投資類項目投標保證金,非政府投資項目保函替代保證金、保函費率下調等措施,切實為交易主體紓困減負,甘肅艾利特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感慨:“當初因電匯繳納投標保證金到賬時間延誤差點錯失機會,現在政府投資類項目免收保證金,真正救活了一個項目。”
民生視角下的改革成效正在顯現。山東某電力公司負責人說:“在‘蘭州新區能科電力有限公司2×1000兆瓦火力發電機組工程EPC總承包項目’投標過程中,需要繳納80萬元投標保證金,自投標保函替代保證金后,為我們投標企業降低了投標成本,盤活了流動資金。”目前,繳納80萬元投標保證金只需要以2.8‰的費率,5分鐘內就能開具投標保函。
這種減負政策增活力的良好生態,正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深層價值體現。
如今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蘭州新區分中心已形成“數字跑道”提效率、“減負政策”增活力的良性生態。正如來新區投資的甘肅金麟鋰電新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所說:“在這里,能真切感受到蘭州新區營商環境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