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4-21
- 來源:甘肅日報
“現在為年輕人營造的干事創業環境越來越好了!”
“有了好的政策,我們可以在這里更加安心搞科研。”
“我們要讓核心競爭力成為公司發展的王牌。”
…………
黃河之畔創新活力涌動,隴原大地處處激蕩著青春力量。近年來,省科技廳立足我省實際,出臺相關政策,用政策賦能添翼,圍繞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增機會、減考核、保時間、強身心等方面進行“量身定制”,為青年人才搭起干事創業的“橋梁”,多維度為青年科技人才鋪就了“高速路”,在隴原大地譜寫出了精彩的“青春交響”。
培育隴原科技創新“先鋒隊”
“我是從嘉峪關走出去的,嘉峪關是我的故鄉,我要為建設家鄉貢獻自己的力量。”酒泉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師魏海霞說。45歲的魏海霞當年懷揣著“酒鋼子弟愛酒鋼”的情懷,從東北大學“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畢業后,到酒鋼集團工作。
經過20多年的鍛煉,魏海霞練就了一身本領,只要用耳朵一聽就知道鋼坯燒的“火候”夠不夠,一看火焰和鋼坯的顏色就知道所有的控制參數是否合適。她憑借著專業技能成長為業內權威,參與研發60多個鋼種,見證了酒鋼不銹鋼躋身國內不銹鋼三大巨頭行列的過程。
2024年,魏海霞獲得“甘肅省勞動模范”稱號,作為她的導師和領導,酒鋼集團宏興股份公司首席專家潘吉祥難掩喜悅:“不銹鋼團隊的一多半人已快速成長為業內權威,在業界都是高端人才。”
潘吉祥說:“這一可喜的局面離不開職工自身的努力,更得益于全省為年輕人營造的干事創業良好環境。”
近年來,酒鋼集團用好用活相關政策,讓年輕人牽頭承擔更多的科研項目,參與重大技術攻關,工作中充分放權,建立良好的容錯機制和收益分配機制,讓青年人才自由探索,極大地激發了青年人才的創新活力。
打造青年科創“強磁場”
省科技廳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完善省級科技計劃項目體系、減輕青年科技人才負擔等舉措,充分激發青年科技人才創新活力,讓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奔赴“星辰大海”,為隴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的青春動能。
蘭州理工大學副校長陳偉說:“我校實施不低于東部地區待遇保障水平、不低于‘雙一流’大學科研支持力度的政策,真心實意留人育才。”近年來,蘭州理工大學實施“兩個不低于”特殊政策,在平臺建設、科研團隊人員配備、科研經費支持等方面給予青年人才傾斜支持,學院的人才生態不斷優化。自2019年以來,學校共引進優秀博士人才349人。
1984年出生的劉卯成教授,在2022年和2023年連續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他在鋅離子電池、堿金屬離子電池等研究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學校政策的落實,讓我們可以專心搞科研,有效提升個人價值。”劉卯成告訴記者,目前,他已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及甘肅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項目。
搭建產業升級“練兵場”
大禹節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一直致力于農業、農村、水資源問題的解決和服務。公司構建的“運營優先”戰略體系成功破解農業節水工程“有人建、無人管”的行業痛點,其“彭陽模式”“元謀模式”等創新實踐正在全國20余個省份推廣。
“讓核心競爭力成為公司發展的王牌,才能讓農業更智慧,農村更美好,農民更幸福。”該公司董事長王浩宇說。
王浩宇出生于1991年,獲得過科技部“科技創業領軍人才”、“中國青年創業獎獲得者”等多項榮譽。近年來,他以科技創新為“航標”,帶領大禹節水不斷刷新成績,主導建立大禹研究院、大禹以色列研發中心、大禹北京研發中心等創新平臺,引進國內外節水領域的杰出專家,引領節水技術不斷創新。
“我們構建的不僅是節水工程,更是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體系。”王浩宇表示,公司已形成從技術研發、工程建設到智慧運維的全產業鏈服務能力。截至2023年底,集團累計實施節水項目2800余項,覆蓋農田水利、城鄉供水等六大領域,服務耕地面積超5000萬畝,帶動農戶年均增收2300元。這家年輕的科技企業正以年均35%的復合增長率,書寫著節水產業的新篇章。
甘肅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省科技廳以“三抓三促”行動為抓手,深入實施強科技行動,圍繞人才工作“破題”,制定了23條年度科技人才推進措施,細化了49條落實舉措,全力破解青年科技人才改革發展難題。
如今,青年科技人才正在茁壯成長。記者了解到,目前,我省省級基礎研究計劃40歲以下科研人員擔任負責人的比例達到70%以上,45歲以下科研人員擔任省級科技創新基地平臺主要負責人的比例超過30%,全省基礎研究經費支出占研發支出的比重達到14%,位居全國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