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4-24
- 來源:平涼日報
□記者 靳昕茹?胡文龍
4月的靜寧,春風拂過大地,帶來了新的生機與希望。在紅寺鎮,馬鈴薯產業正蓬勃發展,從種薯組培到原原種種植,再到廣袤田野里的規模化種植,這條完整的產業鏈正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金色鏈條”。
走進紅寺鎮脫毒馬鈴薯種薯組培繁育基地,無菌操作室內,工作人員正全神貫注地進行著種薯組培的關鍵步驟——剪切馬鈴薯脫毒苗莖段。在無菌環境下,單節莖段被轉接到新的培養基,隨后進入培養室擴繁。基地負責人靳銀強介紹:“咱們這里生產出的原原種,具有遺傳穩定性高、無病毒感染、繁殖系數高、品質優良等優勢。”
經過15至20天,當脫毒苗長得足夠強壯,便能夠移栽至馬鈴薯原原種繁育基地。在這里,幼苗在精心照料下茁壯成長為原原種,隨后經歷從原原種到原種,再升級為一級種子的蛻變。最終,一粒粒飽含希望的馬鈴薯種塊被農民播撒進肥沃的土地,開啟新的生長周期。
“目前,全鎮有專業化馬鈴薯種薯組培、繁育基地各1處,年產脫毒苗500余萬株,培育原原種1000萬粒,初步形成了組培、繁育、種植、收購、儲存、銷售為一體的馬鈴薯種薯全產業鏈條。”紅寺鎮副鎮長張麗萍表示。
小小馬鈴薯,承載著農民的致富夢。紅寺鎮始終以全縣馬鈴薯產業全鏈發展示范鎮為目標,今年全鎮種植馬鈴薯1.8萬畝,其中大棚種植原原種35畝,預計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靜寧縣高度重視馬鈴薯產業發展,預計今年全縣馬鈴薯種植面積在44萬畝以上,總產量52萬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