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6-05
- 來源:金昌日報
記者?張邁?陳剛
在永昌縣河西堡鎮,城鄉融合發展的探索正從藍圖變為現實。通過“鎮企聯動、村企聯建、村民聯合、村居融合、產城融合”的創新模式,這座小鎮以產業為紐帶、以服務為抓手,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與城鎮發展的共贏之路。
5月29日,記者走進河西堡鎮黃家泉村、永昌工業園區河西堡工業園生活服務基地及文旅商業中心建設項目現場和金河路社區城鄉融合助老餐廳,一探其城鄉融合發展的創新模式。
“現在既能照顧家里,又能賺到錢,群眾日子越過越踏實。”站在平整的高標準農田邊,黃家泉村黨支部書記助理石鈺向記者介紹,為進一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提升農田基礎設施和耕地地力水平,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河西堡鎮政府積極為村企攜手發展牽線搭橋,推動新希望公司與黃家泉村合作實施了飼草養殖一體化產業鏈建設。新希望公司以高于周邊村的價格流轉土地,并優先雇傭本地村民,讓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2024年,黃家泉村種植青貯玉米2745畝,供銷一體服務新希望發展奶牛養殖,實現村集體分紅收入3.5萬元,農戶分紅收入13.3萬元?!盎A設施的完善與產業的深度融合,不僅解了民生之困,更激活了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石鈺表示。
隨著河西堡工業園區工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園區入駐企業逐年遞增,園區生活配套設施和服務體系亟待進一步完善,永昌工業園區河西堡工業園生活服務基地及文旅商業中心項目應運而生。
在項目建設現場,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加緊施工。這一總投資5.63億元的項目分三期建設,涵蓋商業中心、人才公寓、高端住宅等設施,旨在解決園區企業“高精尖”人才的住房與生活需求。
該項目一期工程計劃2026年交付使用,建成后將提供1.2萬平方米的企業孵化中心和人才公寓,助力園區吸引更多企業入駐。目前,園區入駐企業數量逐年遞增,生活服務基地的落地,不僅降低了企業成本,也為河西堡鎮打造了一張“產城融合”的新名片。銷售總監秦曉宇告訴記者:“我們希望通過優化商業配套,形成‘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的良性循環。”
如果說村企聯建和產城融合是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村居融合則是河西堡鎮城鄉融合工作中促進共治的一項創新舉措。
中午時分,金河路社區的城鄉融合助老餐廳里飄出陣陣飯香。宋佩敬老人正和幾位老鄰居圍坐用餐?!霸顼堫^天晚上10點報飯,晚飯下午3點報飯,每天菜式不重樣,味道好還衛生!”他連連稱贊。作為河西堡鎮“村居融合”改革試點的成果之一,金河路社區城鄉融合助老餐廳不僅解決了獨居老人的就餐難題,還成為理論宣講、文化活動的綜合服務陣地。
金河路社區黨委書記孫建芳介紹,金河路社區和鴛鴦池村通過“戶籍雙登記”制度,村民可憑戶籍登記享受社區基本公共服務,城鄉界限進一步淡化。“這里就像第二個家,吃飯、活動都方便。”宋佩敬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