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5-06-06
- 來源:天水日報
據天水日報報道?近日,位于秦安縣的金能秦安風電場正式啟動并網,這座裝機容量50兆瓦的綠色能源項目,如同鑲嵌在隴原大地上的“綠色引擎”,為甘肅電網源源不斷注入清潔動能。
金能秦安風電場選址于秦安縣風能資源可利用區,這里地勢開闊平坦、交通便利且人口密度較低,為大規模開發風能資源創造了天然條件。項目建設全程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從技術方案設計到設備選型,始終將節能降耗與環境保護放在首位。在工程設計中融入節水型工藝、節能型建材和智能化控制系統,全方位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風電場。
作為甘肅省內重點新能源項目,金能秦安風電場本期工程安裝10臺單機容量5.0兆瓦的風電機組。經嚴謹的流體力學計算和氣象數據建模,綜合考慮葉片污染損耗等12項關鍵因素后,項目預計年上網電量達10676.21萬千瓦時,年利用小時數2135.23小時,平均容量系數0.244。這一數據意味著,該風電場每年可滿足約5萬戶家庭的用電需求,與同等規模燃煤電廠相比,年節約標煤3.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7萬噸,相當于新增綠化面積2300畝,在優化甘肅能源結構、緩解電力供需壓力的同時,為區域生態保護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并網籌備階段,國網天水供電公司創新服務模式,依托《甘肅新能源(儲能)調度“e并網”服務指南》,組建專項服務團隊為項目提供全流程指導。針對調度命名、協議簽訂、設備啟動等核心環節,實施“一站一策”精準管理,通過跨部門協同作戰,完成16項并網條件核驗和23項技術參數校準,確保項目安全高效接入電網。這種“主動服務+專業支撐”的模式,為后續新能源項目并網提供了可復制的典型經驗。
金能秦安風電場的成功并網,是甘肅落實“雙碳”目標的生動實踐,更是新能源產業規模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隨著各項環保措施的深入實施,項目建設區水土流失治理率將達95%以上,植被恢復率提升至90%,將實現能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的雙贏。(殷宏偉?蘇玲)